【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玩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木牛玩具。
技术介绍
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记载了诸葛亮曾经制造出可以自行行走和驮物的的“木 牛流马”,用于运输军粮和物质,但是其具体的制造工艺已经失传,后人虽然也制造出一些 类似的装置,但是总体来说,其构造都比较复杂,使用的零件较多,成本较高,不适合作为用 于儿童游戏的玩具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木牛玩具,其构造简单,使用方便,特别适合于 儿童使用,开发智力。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木牛玩具包括牛头和牛身,所 述牛身包括前肢架和后肢架,所述前肢架包括两根相同的前肢杆,所述两根前肢杆的上端 通过上横杆I连接在一起,两根前肢杆的下部通过下横杆I连接在一起;所述后肢架包括两 根相同的后肢杆,所述两根后肢杆的上部通过上横杆II连接在一起,两根后肢杆的下部通 过下横杆II连接在一起;同侧的前肢杆与后肢杆之间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包括连接 杆I、连接杆II和连接杆III,所述连接杆I、连接杆II和连接杆III的一端以同轴方式活 动铆接,其中,连接杆I的另一端活动铆接在同侧的前肢杆的上部,所述连接杆II的另 ...
【技术保护点】
木牛玩具,包括牛头(7)和牛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身包括前肢架和后肢架,所述前肢架包括两根相同的前肢杆(1),所述两根前肢杆(1)的上端通过上横杆Ⅰ(2)连接在一起,两根前肢杆(1)的下部通过下横杆Ⅰ(3)连接在一起;所述后肢架包括两根相同的后肢杆(4),所述两根后肢杆的上部通过上横杆Ⅱ(5)连接在一起,两根后肢杆(4)的下部通过下横杆Ⅱ(6)连接在一起;同侧的前肢杆(1)与后肢杆(4)之间设置有连接架(14),所述连接架(14)包括连接杆Ⅰ(141)、连接杆Ⅱ(142)和连接杆Ⅲ(143),所述连接杆Ⅰ(141)、连接杆Ⅱ(142)和连接杆Ⅲ(143)的一端以同轴方式活动 ...
【技术特征摘要】
木牛玩具,包括牛头(7)和牛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身包括前肢架和后肢架,所述前肢架包括两根相同的前肢杆(1),所述两根前肢杆(1)的上端通过上横杆I(2)连接在一起,两根前肢杆(1)的下部通过下横杆I(3)连接在一起;所述后肢架包括两根相同的后肢杆(4),所述两根后肢杆的上部通过上横杆II(5)连接在一起,两根后肢杆(4)的下部通过下横杆II(6)连接在一起;同侧的前肢杆(1)与后肢杆(4)之间设置有连接架(14),所述连接架(14)包括连接杆I(141)、连接杆II(142)和连接杆III(143),所述连接杆I(141)、连接杆II(142)和连接杆III(143)的一端以同轴方式活动铆接,其中,连接杆I(141)的另一端活动铆接在同侧的前肢杆(1)的上部,所述连接杆II(142)的另一端活动铆接在同侧的前肢杆(1)的下部,所述连接杆III(143)的另一端活动铆接在同侧的后肢杆(4)的下部;所述牛身还包括背杆(6),所述背杆(6)固定设置在上横杆I(2)和上横杆II(5)的上方且位于由前肢杆(1)和后肢杆(4)上部端点共同围成的平面范围内,所述背杆(6)的中轴线与上横杆I(2)和上横杆II(5)的中轴线均相互垂直;所述牛头(7)为平板结构,所述牛头(7)的双眼眼部位置附近设置有左、右对称的通孔II(72),牛头(7)上还设置左、右对称的导杆I(13),所述导杆I(13)的一端穿过通孔II(72),另一端与同侧的前肢杆(1)的下部活动铆接,所述牛头(7)上还设置有左、右对称的导杆II(15),所述导杆II(15)的一端活动铆接在同侧的牛头(7)的脸颊位置,另一端与同...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