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流量大小的地铁换乘车站智能通风换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608889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4 21:08
本技术涉及通风换气系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人流量大小的地铁换乘车站智能通风换气系统,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空槽,所述壳体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延伸至空槽内部的安装槽。本技术通过向上推动防尘网,传动板受到挤压力收缩至活动槽的内部,使斜面块对传动板进行挤压,跟随防尘网向上运动,然后向下拉动防尘网,使传动板跟随斜面块向下运动,防尘网向下运动脱离安装槽的内部,智能通风换气系统只需向上推动防尘网使斜面块与传动板相互贴合,从而向下拉动防尘网将其取出,便于使用,当发生火灾时,能快速将车站内的烟雾快速排出室外,同时也起到车站内降温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风换气系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人流量大小的地铁换乘车站智能通风换气系统


技术介绍

1、地铁换乘车站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网中最重要的节点,它允许乘客在不同线路之间进行换乘。

2、地铁换乘车站智能通风换气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旨在根据地铁换乘车站内的人流量、环境参数等实时情况,自动调节通风换气量,以保持车站内的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3、传统的基于人流量大小的地铁换乘车站智能通风换气系统具有以下不足:传统的基于人流量大小的地铁换乘车站智能通风换气系统通常会设置多个通风换气装置,这些装置会安装在站台两侧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当人流量变小时,可以通过关闭一部分通风换气装置或减小通风换气量从而达到了节能的效果,通风装置大多数都会在出风口设置防尘网,由于地铁车站的人流量大,防尘网容易积累灰尘和污垢,因此需要定期清理,然而,由于清理工作的复杂性和空间限制,清理周期可能会相对较长,这可能会对车站的正常运营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流量大小的地铁换乘车站智能通风换气系统,包括有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槽(4),所述壳体(1)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延伸至空槽(4)内部的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防尘网(6),所述空槽(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安装槽(5)外侧的矩形台(7),所述矩形台(7)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连接板(8),所述矩形台(7)的内侧开设有矩形槽(9),所述防尘网(6)的外侧开设有活动槽(10),所述活动槽(10)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延伸至矩形槽(9)内部的斜面块(11),所述活动槽(10)的内侧与斜面块(11)的内侧之间弹性安装有伸缩弹簧(12),所述连接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流量大小的地铁换乘车站智能通风换气系统,包括有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开设有空槽(4),所述壳体(1)的底部均匀开设有延伸至空槽(4)内部的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防尘网(6),所述空槽(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安装槽(5)外侧的矩形台(7),所述矩形台(7)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连接板(8),所述矩形台(7)的内侧开设有矩形槽(9),所述防尘网(6)的外侧开设有活动槽(10),所述活动槽(10)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延伸至矩形槽(9)内部的斜面块(11),所述活动槽(10)的内侧与斜面块(11)的内侧之间弹性安装有伸缩弹簧(12),所述连接板(8)的上方固定安装有l型板(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流量大小的地铁换乘车站智能通风换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均匀开设有插槽(22),所述插槽(22)的底部两侧开设有卡槽(23),所述插槽(22)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插轴(25),所述插轴(25)的下方固定安装有底座(27),所述底座(27)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8),所述插轴(25)的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位于卡槽(23)内部的卡块(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流量大小的地铁换乘车站智能通风换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9)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传动板(15),所述传动板(15)位于斜面块(11)的上方,所述传动板(1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思雨李阳董嘉豪侯文轩金伊菲杨萌许芹关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