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灭弧室硅橡胶软包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60108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灭弧室硅橡胶软包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表面设置有成型组件;所述成型组件包括设置于底座一侧的上模体连接壳,设置于上模体连接壳底部的中模体连接壳,设置于中模体连接壳底部的下模体连接壳。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真空灭弧室硅橡胶软包模具采用分段式模块化结构,通过上模体连接壳、中模体连接壳和下模体连接壳的独立设计,配合连接组件的快速固定功能,实现了模具的便捷拆卸与局部更换,传统一体式模具在局部损坏时需整体报废,而本设计允许单独维修或更换损坏的模体,分段式结构优化了装配流程,缩短了生产准备时间,尤其适用于多规格灭弧室的快速切换生产,显著提升了生产灵活性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真空灭弧室硅橡胶软包模具


技术介绍

1、真空灭弧室硅橡胶软包模具是用于生产电力设备中真空灭弧室绝缘保护组件的专用模具,其核心功能是通过模压成型工艺将硅橡胶材料包覆在灭弧室表面,形成耐高温、耐电弧、抗老化的柔性绝缘层。该模具通常采用高精度铝合金或钢材制造,具备耐高温性(200℃以上)和低收缩率,型腔结构依据灭弧室三维尺寸设计,确保胶料均匀填充且无气泡。模具分型面设计精密,配备顶出系统和定位导柱,支持快速脱模。部分先进模具集成加热系统,可加速硅橡胶硫化过程,提升生产效率。成品软包层具有优异的电气绝缘性能(介电强度≥20kv/mm)和机械密封性,广泛应用于中高压真空断路器、负荷开关等设备,有效提升灭弧室的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寿命。

2、目前的真空灭弧室硅橡胶软包模具多采用一体式结构设计,虽然整体强度较高,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诸多不便,由于模具不可拆分,装配和拆卸过程繁琐,影响生产效率,局部损坏需整体更换,模具某一部分出现磨损或损坏,无法单独修复或更换,必须报废整副模具,导致使用成本大幅上升。

<p>3、为此,我们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灭弧室硅橡胶软包模具,包括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表面设置有成型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灭弧室硅橡胶软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连接壳(301)一侧设置有上模体固定壳(404),所述中模体连接壳(302)一侧设置有中模体固定壳(405),所述下模体连接壳(303)一侧设置有下模体固定壳(4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灭弧室硅橡胶软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连接壳(301)与上模体固定壳(404)组成第一成型腔,所述中模体连接壳(302)与中模体固定壳(405)组成第二成型腔,所述下模体连接壳(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灭弧室硅橡胶软包模具,包括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表面设置有成型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灭弧室硅橡胶软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连接壳(301)一侧设置有上模体固定壳(404),所述中模体连接壳(302)一侧设置有中模体固定壳(405),所述下模体连接壳(303)一侧设置有下模体固定壳(4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灭弧室硅橡胶软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连接壳(301)与上模体固定壳(404)组成第一成型腔,所述中模体连接壳(302)与中模体固定壳(405)组成第二成型腔,所述下模体连接壳(303)与下模体固定壳(406)组成第三成型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灭弧室硅橡胶软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固定壳(404)、中模体固定壳(405)和下模体固定壳(406)一侧均连通有进胶料孔(5),用于注入成型橡胶,所述进胶料孔(5)数量有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灭弧室硅橡胶软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体固定壳(404)、中模体固定壳(405)和下模体固定壳(406)一侧均开设有溢料孔(6),所述溢料孔(6)数量有三个,用于排出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灭弧室硅橡胶软包模具,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连太高海峰马晓锋赵亚芳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市宝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