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工程,尤其涉及一种动总悬置系统的仿真数据处理与强度加载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动总悬置系统设计中,当前普遍是通过28工况计算发动机质心位移、悬置元件位移以及悬置作用力,以验证发动机质心位移是否在合理范围内以及悬置刚度是否合格,与此同时,校核悬置支架强度,验证悬置支架设计的合理性。
2、动总悬置系统是连接发动机总成与车架的关键结构,其性能直接影响车辆的振动、噪声及安全性;28工况是行业内用于全面验证该系统性能的标准测试场景集合,涵盖多种行驶及工况条件。
3、在现有技术中,广泛利用adams虚拟仿真软件获取28工况下的载荷数据(包括力、位移等几十个通道),再基于这些数据手动处理以完成悬置支架强度校核等工作,adams输出的28工况载荷数据量大,且涉及几十个通道,手动处理不仅效率低下,还极易因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结果偏差,尤其在悬置支架优化过程中需反复建模计算时,会严重延长研发设计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动总悬置
...【技术保护点】
1.动总悬置系统的仿真数据处理与强度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总悬置系统的仿真数据处理与强度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数据包括车架侧悬置力、动总侧悬置力、动总质心位移以及悬置位移,其中,车架侧悬置力和动总侧悬置力均包括左悬置力、右悬置力以及后悬置力,悬置位移包括左悬置位移、右悬置位移以及后悬置位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总悬置系统的仿真数据处理与强度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形式包括3点悬置形式和4点悬置形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总悬置系统的仿真数据处理与强度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载荷
...【技术特征摘要】
1.动总悬置系统的仿真数据处理与强度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总悬置系统的仿真数据处理与强度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数据包括车架侧悬置力、动总侧悬置力、动总质心位移以及悬置位移,其中,车架侧悬置力和动总侧悬置力均包括左悬置力、右悬置力以及后悬置力,悬置位移包括左悬置位移、右悬置位移以及后悬置位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总悬置系统的仿真数据处理与强度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置形式包括3点悬置形式和4点悬置形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总悬置系统的仿真数据处理与强度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载荷通道工作表中,所述3点悬置形式包括42条载荷通道,所述4点悬置形式多了一个悬置安装点,包括54条载荷通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总悬置系统的仿真数据处理与强度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载荷通道工作表中每个载荷通道标注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用于查看对载荷通道影响最大的工况。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总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磊,梁钰庚,李会,王春迎,聂梦龙,侯庆松,陈芳芳,冯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