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99337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31
本申请提供一种滑板车,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用于解决滑板车减震效果差且刚度不可调的技术问题,该滑板车通过在车架的前后两端和与对应的轮组中的至少一者之间设置减震单元,减震单元包括安装套筒、承载轴、第一减震机构和至少一个第二减震机构,安装套筒与对应轮组中的摇臂连接,承载轴穿设于安装套筒中,并沿车架的宽度方向贯穿车架上与其对应的连接臂,将第一减震机构设置于承载轴的周壁和安装套筒的筒内壁之间,第二减震机构包括第二减震件和固定件,第二减震件位于第一减震机构的一侧,并围设于承载轴的外周,固定件可拆卸的连接于连接臂的外侧。本申请的减震单元的减震刚度可调,以满足不同的减震需求,提升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交通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滑板车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滑板车包括车架和两个轮组,车架的前后两端均具有连接臂,轮组通过摇臂与连接臂连接,使得两个轮组分别支撑于车架的前后两端,且轮组中的车轮与地面滚动接触,这样,用户可站立在车架上,通过人力或电驱动的滑动方式,使得轮组中的车轮在地面上滚动而实现骑行。

2、然而,相关技术中,轮组与车架之间存在减震效果差,且减震刚度不可调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滑板车,用于提升滑板车的减震效果,并使轮组的减震刚度可调,这样,用户可根据需求调节减震刚度,从而提升用户的骑行舒适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滑板车,包括:

4、车架,沿所述滑板车的前进方向,所述车架的两端均具有连接臂;

5、两个轮组,分别设置于所述车架的两端,所述轮组包括车轮和摇臂,所述摇臂的第一端与所述车轮的轮轴连接;

6、至少一个减震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110)包括连接本体(111)和两个连接子臂(112),沿所述车架(100)的宽度方向,两个所述连接子臂(112)相对连接于所述连接本体(111)的两侧,两个所述连接子臂(112)之间形成安装空间,且两个所述连接子臂(112)上均具有可供承载轴(400)穿过的安装孔(1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220)包括两个子摇臂(221),两个所述子摇臂(221)分别位于与其对应的所述轮组(200)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子摇臂(221)的第一端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110)包括连接本体(111)和两个连接子臂(112),沿所述车架(100)的宽度方向,两个所述连接子臂(112)相对连接于所述连接本体(111)的两侧,两个所述连接子臂(112)之间形成安装空间,且两个所述连接子臂(112)上均具有可供承载轴(400)穿过的安装孔(11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220)包括两个子摇臂(221),两个所述子摇臂(221)分别位于与其对应的所述轮组(200)的两侧,且两个所述子摇臂(221)的第一端与所述轮组(200)的轮轴连接,两个所述子摇臂(22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于与其对应的所述安装套筒(30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机构(500)包括第一减震件(510),所述第一减震件(510)围设于所述承载轴(400)的周壁和所述安装套筒(300)的筒内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滑板车处于静止状态时,所述第一减震件(510)具有预紧力,所述第二减震件(610)不具有预紧力;当所述滑板车处于运动状态时,所述第一减震件(510)和所述第二减震件(610)均具有预紧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套筒(300)的筒内壁、所述安装孔(1121)的孔壁以及所述固定件(620)的至少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晓洋尤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坦途创新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