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制动系统,该制动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电动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具有至少两个电动伺服马达,并且该制动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电压源,其中,伺服马达中的至少一个伺服马达被分配给第一电压源以用于电压供应,并且伺服马达中的至少一个伺服马达被分配给第二电压源。
技术介绍
1、这种制动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电动制动装置,所述电动制动装置中的每个电动制动装置被分配给待制动的机动车辆的车轮。也称为制动单元或车轮制动器的电动制动装置具有电动制动致动器,该电动制动致动器相对于待制动的车轮的旋转而支承在底盘上,并且该电动制动致动器具有至少一个电动伺服马达。这经由致动装置作用于制动部件、例如制动衬块,通过驱动致动马达可以使制动衬块与附接至待制动的车轮的反向制动部件、例如制动盘进行制动接合。在制动接合期间,在制动部件与反向制动部件之间产生摩擦接触,其中,由致动装置在调节方向上施加的调节力越大,通过摩擦产生的制动扭矩就越大。
2、制动系统是电动控制的。用以启动制动过程的电气制动命令可以由诸如制动踏板或驻车制动开关之类的输入装置手动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制动系统(110),所述制动系统(110)包括至少两个电动制动装置(1),所述电动制动装置(1)具有至少两个电动伺服马达(41,42),并且所述制动系统(110)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电压源(P1,P2),其中,所述伺服马达(41,42)中的至少一个伺服马达被分配给第一电压源(P1)以用于电压供应,并且所述伺服马达(41,42)中的至少一个伺服马达被分配给第二电压源(P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制动致动器(4,BM1,BM2,BM3,BM4)被设计为前车轮制动致动器(BM1,BM 2),并且至少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制动系统(110),所述制动系统(110)包括至少两个电动制动装置(1),所述电动制动装置(1)具有至少两个电动伺服马达(41,42),并且所述制动系统(110)包括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电压源(p1,p2),其中,所述伺服马达(41,42)中的至少一个伺服马达被分配给第一电压源(p1)以用于电压供应,并且所述伺服马达(41,42)中的至少一个伺服马达被分配给第二电压源(p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制动致动器(4,bm1,bm2,bm3,bm4)被设计为前车轮制动致动器(bm1,bm 2),并且至少一个制动致动器(4,bm1,bm2,bm3,bm4)被设计为后车轮制动致动器(bm3,bm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前车轮制动致动器(bm1,bm2)的所述第一伺服马达(41)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压源(p1),并且所述前车轮制动致动器(bm1,bm2)的所述第二伺服马达(42)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压源(p2)。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或3中的一项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后车轮制动致动器(bm3,bm4)的所述第一伺服马达(41)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压源(p1),并且所述后车轮制动致动器(bm3,bm4)的所述第二伺服马达(42)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压源(p2)。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2或3中的一项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后车轮制动致动器(bm3,bm4)的所述第一伺服马达(41)和所述第二伺服马达(42)连接至共同的电压源(p1,p2)。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电压源(p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前车轮制动致动器(bm1,bm2)的所述第一伺服马达(41)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压源(p1)或所述第二电压源(p2),并且前车轮制动致动器(bm1,bm2)的所述第二伺服马达(42)连接至所述第三电压源(p3)。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前车轮制动致动器(bm1,bm2)的所述第一伺服马达(41)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压源(p1),并且前车轮制动致动器(bm1,bm2)的所述第二伺服马达(42)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压源(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鲍尔瑙·西蒙德尔,佐尔坦·萨博尔奇·埃尔德利,马克·穆勒,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