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电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96121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力发电电缆及其制备方法。该电缆由导体、绝缘层和保护套构成,其绝缘层材料由低密度聚乙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超支化接枝改性针叶木纤维、改性纳米氧化镁、交联剂、交联剂助剂和抗老化剂等原料制成。通过特定的制备方法,对针叶木纤维进行超支化接枝改性,并对纳米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同时采用特定的交联剂和交联助剂,制备出高性能的绝缘层材料。该电缆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抗直流击穿能力、阻燃性能和抗老化能力,适用于恶劣环境下的风力发电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材料,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风力发电电缆是专门用于风力发电系统中的电力传输电缆,由于风力发电系统通常安装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如海上、高山等,因此对于电缆的性能有着较高的要求,风力发电电缆的主要结构包括导体、绝缘层和保护套,其中绝缘层材料的选择和性能对电缆的整体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2、在风力发电系统中,电缆需要承受较大的机械应力,尤其是在风力变化较大时,电缆的抗拉伸强度不足可能导致电缆断裂或损坏,此外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在旋转过程中会产生扭转力,电缆需要具备良好的抗扭转性能,现有电缆在反复扭转和机械应力作用下容易疲劳累积,导致材料性能下降;风力发电电缆在高压环境下工作,需要具备高击穿强度;风力发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电缆需要具备良好的耐热性能和抗老化能力。

3、因此,根据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亟需研发一种风力发电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高性能风力发电电缆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力发电电缆,所述风力发电电缆由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导体、绝缘层和保护套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材料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低密度聚乙烯50-60份、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10-15份、超支化接枝改性针叶木纤维11.5-17份、改性纳米氧化镁2-4份、交联剂6-8份、过氧化物2-3份和交联剂助剂0.5-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支化接枝改性针叶木纤维的制备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叶木纤维、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溶液、丙烯酸甲酯a、丙烯酸甲酯b、丙烯酸羟乙酯、三乙胺a、三乙胺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力发电电缆,所述风力发电电缆由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导体、绝缘层和保护套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材料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低密度聚乙烯50-60份、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10-15份、超支化接枝改性针叶木纤维11.5-17份、改性纳米氧化镁2-4份、交联剂6-8份、过氧化物2-3份和交联剂助剂0.5-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支化接枝改性针叶木纤维的制备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叶木纤维、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溶液、丙烯酸甲酯a、丙烯酸甲酯b、丙烯酸羟乙酯、三乙胺a、三乙胺b、三乙胺c、乙二胺a、乙二胺b、乙二胺c的质量比为10:60-80:0.85-1.3:1.7-2.6:3.5-5.5:1.05-1.4:2.1-2.8:4.2-5.6:0.6-1.05:1.2-2.1:2.4-4.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力发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8%-10%,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溶液的ph值为5-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镁的制备方法:将纳米氧化镁粉末于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异丙醇溶液中超声分散,65℃-75℃搅拌8-10h,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慈浩刘慈凯刘慈堃陈浩瀚刘贤龙杨少丽陈介强苏红元杨威雷艳飞王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日鸿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