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等离子体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9554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等离子体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电极组件,每个电极组件包括: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地电极,两个地电极之间形成间隙;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极层与第一电极层相互平行且层叠设置,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高压电极,高压电极正对间隙设置;第一中间层,第一中间层位于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采用两个地电极包围住整个高压电极的设计结构,通过几何配位关系,使高压电极与邻近地电极间形成定向约束的闭合电场分布,有效抑制相邻放电单元间的场强耦合效应,实现闭合电场约束与放电一致性调控,解决不同电极组之间的放电一致性和均匀性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柔性等离子体电极


技术介绍

1、目前,等离子体在灭菌消毒、材料表面改性、牙科治疗、美容、止血消炎、伤口愈合、皮肤病治疗以及肿瘤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研究成果,而且没有副作用或并发症的迹象。因此,将等离子体与临床医学领域相结合,可以作为辅助手术,或者协助药物来治疗疾病或处理伤口。

2、介质阻挡放电(dbd)放电作为一种常见的等离子体放电方式,能够在常温、常压下产生稳定的等离子体,因其装置结构简单、能量利用率高,已成为最常用的等离子体生产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在放电空间内放置一层或多层的绝缘介质,绝缘介质可以悬挂在放电空间或覆盖在电极上,由于介质的存在,会阻止直流电流通过,因此介质阻挡放电通常使用交流和脉冲电源驱动。当正负电极两端施加交变电场的强度达到气体击穿强度时,电极之间的气体发生击穿同时产生放电通道。介质阻挡放电(dbd)目前已经被广泛用于臭氧合成、材料表面改性、环境污染物处理等领域的应用及研究。沿面介质阻挡放电(sdbd)是一种简单、灵活、可移植和可扩大的低温等离子体产生方法,能够均匀、有效的处理创伤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等离子体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等离子体电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地电极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等离子体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宽度小于等于5m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等离子体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等离子体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极层覆盖全部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间隙所在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等离子体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等离子体电极,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等离子体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等离子体电极,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地电极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等离子体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宽度小于等于5m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柔性等离子体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等离子体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极层覆盖全部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间隙所在的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等离子体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金珊珊赵亚军韦禹帆张博雅郑宏烨徐梓恒朱芸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医科等离子体实验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