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易撕性PE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94551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易撕性PE膜,所述高易撕性PE膜采用三层共挤结构;外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0‑40份、低密度聚乙烯35‑50份、改性树脂0‑35份和高密度聚乙烯15‑30份;中间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低密度聚乙烯10‑40份、改性树脂0‑35份和高密度聚乙烯15‑30份;内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0‑55份、低密度聚乙烯15‑95份和茂金属聚乙烯5‑3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选取不同种类和不同型号的聚乙烯,采用三层共挤加工,并通过采用定向拉伸工艺配合合适的吹胀比和拉伸比,使制得的PE膜具备高易撕性的同时,还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耐压性能和抗跌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装,具体涉及一种高易撕性pe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传统的pe膜因分子链缠结和半结晶特性,其埃尔门多夫撕裂力普遍高于30n,远超人体工程学舒适撕力阈值1.5-4n,导致包装袋需借助剪刀或齿状切口辅助开启。

2、国外关于高易撕性pe膜研究更注重多层复合结构,例如日本企业开发pet12/pe147/pe45/pet12/al20/pe45结构,通过预复合工艺实现高阻隔性与易撕性的结合,外层pet提供强度,中间pe层实现易撕,铝箔层增强阻隔性,又如美国陶氏化学开发的exceed?系列mpe膜,通过窄分子量分布(pdi=2.1)控制结晶行为,使撕裂力稳定在15±2n。

3、国内关于高易撕性聚乙烯pe膜研究聚焦于ldpe(低密度聚乙烯)、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与hdpe(高密度聚乙烯)的共混,通过调控结晶度与链段活动性改善易撕性。

4、目前高易撕性聚乙烯pe膜主要用于医疗领域,在食品和日用品包装等快消领域尚未取得广泛应用,为了在食品和日用品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特提出一种具有高易撕性外,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易撕性PE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易撕性PE膜采用三层共挤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易撕性PE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易撕性PE膜采用三层共挤结构,其中外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5份、低密度聚乙烯40份和高密度聚乙烯25份;中间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低密度聚乙烯35份、改性树脂40份和高密度聚乙烯25份;内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50份、低密度聚乙烯20份和茂金属聚乙烯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易撕性PE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易撕性PE膜采用三层共挤结构,其中外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5份、低密度聚乙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易撕性pe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易撕性pe膜采用三层共挤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易撕性pe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易撕性pe膜采用三层共挤结构,其中外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5份、低密度聚乙烯40份和高密度聚乙烯25份;中间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低密度聚乙烯35份、改性树脂40份和高密度聚乙烯25份;内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50份、低密度聚乙烯20份和茂金属聚乙烯3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易撕性pe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易撕性pe膜采用三层共挤结构,其中外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35份、低密度聚乙烯40份和高密度聚乙烯25份;中间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低密度聚乙烯15份、改性树脂60份和高密度聚乙烯25份;内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50份、低密度聚乙烯20份和茂金属聚乙烯3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易撕性pe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易撕性pe膜采用三层共挤结构,其中外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低密度聚乙烯45份、改性树脂30份和高密度聚乙烯25份;中间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低密度聚乙烯15份、改性树脂60份和高密度聚乙烯25份;内层包括按重量份计的低密度聚乙烯89份和茂金属聚乙烯1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尚富何文军唐壹玲马共公刘桂蓉黄怡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兴恒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