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基覆式滑坡多排抗滑桩的受力与位移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9444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概念简单合理且易操作的加固基覆式滑坡多排抗滑桩的受力与位移计算方法,包括步骤:步骤10:将各排抗滑桩从坡体前缘开始由1~N依次编号;步骤20:计算第N排抗滑桩受荷段后侧的滑坡推力;步骤30:表征前侧滑体对受荷段的线分布抗力以及受荷段水平位移;步骤40:得到受荷段底端的弯矩M0和剪力Q0;步骤50:得到受荷段底端的水平位移x0和转角θ0;步骤60:联立求解得到x0和θ0;步骤70:得到受荷段的水平位移和内力;步骤80:得到抗滑桩嵌固段的水平位移和内力;步骤90:通过等效换算得到第N排与第N‑1排抗滑桩之间的滑体作用于第N‑1排抗滑桩受荷段的滑坡推力;重复步骤20~80,以此类推,得到每一排抗滑桩的内力和位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滑坡加固工程的,具体而言,涉及加固基覆式滑坡多排抗滑桩的受力与位移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1、对于山区常见的长大基岩覆盖层式滑坡体(简称基覆式滑坡),采用多排抗滑桩加固是一种工程技术措施。合理确定各排抗滑桩的受力与位移,是工程实际中合理设计多排抗滑桩的重要基础。其中,在多排抗滑桩加固情况下,基覆式滑坡的滑坡推力传递机制发生变化,作用于前排抗滑桩上的滑坡推力不同于作用于最后排抗滑桩上的滑坡推力,作用于前排抗滑桩上的滑坡推力受到后排抗滑桩的影响。实际上,对于多排抗滑桩加固的基覆式滑坡,合理计算分析各排抗滑桩后侧的滑坡推力与前侧的坡体抗力,是正确计算分析各排抗滑桩的内力与位移的前提。

2、为合理计算加固基覆式滑坡多排抗滑桩的内力与位移,需对各排抗滑桩之间滑坡推力的传递作用进行合理分析。以往关于多排抗滑桩加固坡体的各排抗滑桩承担的滑坡推力作用,有的基于以往工程经验,采用估计比例的方法,如:对于三排抗滑桩加固的长大基覆式滑坡,有时采用后排、中排、前排承担的滑坡推力之比为5:3:2或4:4:2。显然,这属于凭经验的近似估计法,常具有盲目性。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加固基覆式滑坡多排抗滑桩的受力与位移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0中:前侧滑体对第N排抗滑桩受荷段的线分布抗力p以及受荷段水平位移x的计算表达式分别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0中:第N排抗滑桩受荷段底端的弯矩M0和剪力Q0的计算表达式分别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0中:第N排抗滑桩受荷段底端的水平位移x0和转角θ0的计算表达式分别为:

6.如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加固基覆式滑坡多排抗滑桩的受力与位移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0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0中:前侧滑体对第n排抗滑桩受荷段的线分布抗力p以及受荷段水平位移x的计算表达式分别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0中:第n排抗滑桩受荷段底端的弯矩m0和剪力q0的计算表达式分别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0中:第n排抗滑桩受荷段底端的水平位移x0和转角θ0的计算表达式分别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0中:第n排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世国刘天翔唐然郭沉稳程强杜兆萌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