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增材制造后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深冷-电流协同调控的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的晶界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1、gh4099镍基高温合金因其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抗蠕变性能及耐蚀性,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燃烧室部件、涡轮导向叶片等热端部件。该合金固溶时效态可在900°c下长期服役,瞬时耐温能力达1000°c。但在高温腐蚀与复杂应力耦合作用下,晶界成为失效敏感区域,80%以上的高温失效源于晶界氧化引发的早期开裂。
2、研究表明,低σ重合位置点阵(csl,σ≤29)晶界因具有低界面能(<0.5j/m²)和高结构有序度,其抗腐蚀能力比普通大角度晶界提高3-5倍。通过优化晶界特征分布(gbcd)提升低σcsl晶界比例(目标>60%),已成为增强高温合金服役可靠性的关键途径。传统gbcd优化依赖形变热处理(如轧制+退火),需通过≥30%的塑性变形引入储存能。但此方法导致几何变形,与增材制造(am)近净成形特性严重冲突。am制备gh4099合金面临双重瓶颈:1)再结晶驱动力不足:am过程固有的快速凝固特点导致初始储存能水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深冷-电流协同调控的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的晶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冷-电流协同调控的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的晶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镍基高温合金粉末为GH4099合金、GH4169合金或GH3536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冷-电流协同调控的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的晶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真空干燥的温度为120℃~150℃,真空干燥的时间为2h~5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冷-电流协同调控的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的晶界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深冷-电流协同调控的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的晶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冷-电流协同调控的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的晶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镍基高温合金粉末为gh4099合金、gh4169合金或gh3536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冷-电流协同调控的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的晶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真空干燥的温度为120℃~150℃,真空干燥的时间为2h~5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冷-电流协同调控的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的晶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预处理后的镍基高温合金粉末的氧含量≤0.03wt%,水分含量≤0.02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深冷-电流协同调控的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的晶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激光增材制造工艺的参数为:激光功率250w~350w,扫描速度1000mm/s~1200mm/s,扫描间距0.07mm~0.11mm,层厚0.03mm~0.05mm。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才,卢振,初冠南,蒋少松,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