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utoform仿真的冲压工序图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93150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Autoform仿真的冲压工序图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数据输入与预处理;工序图初步生成;Autoform仿真分析;参数自动优化;动态工序图输出和知识库集成,通过Autoform多物理场仿真提前预警起皱、破裂等缺陷,减少试模次数≥50%,大幅降低试模成本;采用梯度下降法等算法自动调整压边力、拉延筋阻力系数,压边力精度提升至±5%以内,减少人工经验依赖;通过仿真‑设计闭环迭代,模具调试周期从传统4‑5周缩短至1‑2周,提升设计效率;动态工序图直接嵌入仿真数据,支持版本控制与差异对比,确保设计可追溯;历史仿真数据构建知识图谱,通过机器学习推荐相似工件初始参数,减少重复仿真工作量≥30%,提升设计复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冲压工艺,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autoform仿真的冲压工序图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传统冲压工序图设计主要依赖autocad或ug等cad工具进行几何建模与工序拆分,存在显著缺陷:

2、缺乏仿真验证:无法提前预测材料流动、起皱、破裂等成形缺陷,需在模具制造完成后通过多次试模调整,导致材料浪费与人力成本高昂;

3、参数设定依赖经验:压边力、拉延筋布局等关键工艺参数需人工经验设定,缺乏科学量化依据,易导致设计偏差;

4、修模周期冗长:问题发现滞后,修改需重新绘制图纸,流程非闭环,调试周期通常需4-5周。

5、现有技术中,虽有部分方法尝试结合仿真工具,但未能深度嵌入设计流程,仿真结果与工序图设计脱节,无法实现参数动态优化与数据闭环反馈,导致效率低下且成本不可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autoform仿真的冲压工序图优化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数据输入与预处理;工序图初步生成;autoform仿真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Autoform仿真的冲压工序图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utoform仿真的冲压工序图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多物理场仿真包括:成形极限图(FLD)分析、材料厚度变化分析、应力分布分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成形缺陷包括起皱、破裂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utoform仿真的冲压工序图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优化算法包括梯度下降法、遗传算法中的至少一种,用于调整压边力、拉延筋阻力系数或工序拆分方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utoform仿真的冲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utoform仿真的冲压工序图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utoform仿真的冲压工序图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多物理场仿真包括:成形极限图(fld)分析、材料厚度变化分析、应力分布分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成形缺陷包括起皱、破裂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utoform仿真的冲压工序图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优化算法包括梯度下降法、遗传算法中的至少一种,用于调整压边力、拉延筋阻力系数或工序拆分方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utoform仿真的冲压工序图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动态工序图输出的具体实现方式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autoform仿真的冲压工序图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步骤(5a)具体包括: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autoform仿真的冲压工序图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步骤(5b)中参数映射表的定义包括:将autoform仿真参数与工序图标注项按预设规则绑定,其中:压边力数值以加粗字体标注,单位为kn;最大减薄率以红色标注,精度为±0.1%;高风险区域通过半透明色块层可视化,颜色映射破裂等级与起皱等级;在工序图中嵌入交互式超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传章汤向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东越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