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眼部护理的,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生产和使用的眼部雾化仪及其生产与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眼部护理与治疗领域,传统眼药水滴入方式存在操作门槛高、剂量控制精准度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用户便捷性与安全性需求。随着雾化技术的发展,眼部雾化仪应运而生,其通过雾化片将药液转化为雾状颗粒,直接作用于眼部,提升了药液吸收效率与使用舒适度。
2、然而,现有眼部雾化仪在结构设计与使用体验上仍存在显著缺陷:其一,生产组装流程繁琐,雾化装置、控制装置等核心部件多为独立生产后再拼接,需通过大量螺栓固定,不仅增加了生产步骤与成本,还导致设备故障率上升;其二,操作流程复杂,开关装置与喷雾口多为分离式设计,用户需分步完成“开启喷雾口—启动雾化程序”及“关闭程序—闭合喷雾口”的操作,步骤冗余,尤其对老年用户或眼部不适者不够友好;其三,液体瓶安装与更换不便,部分设备采用固定式储液结构,清洁与药液更换困难,可拆卸式设计又常因密封性能不足导致漏液,影响设备可靠性。
3、此外,现有设备的雾化控制缺乏智能提醒机制,易因用户忘记关闭而造成药液浪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生产和使用的眼部雾化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0)和内架体(20),内架体(20)上集成安装有开关组件(30)、雾化组件(50)和驱动组件(60),驱动组件(60)固接于内架体(20),并与雾化组件(50)形成电连接;内架体(20)安装有雾化组件(50)的一端设有液体通道(21),液体通道(21)的一端连通于雾化组件(50),其另一端可拆卸安装有液体瓶(12),使液体瓶(12)内的雾化液体通过液体通道(21)流入雾化组件(50),从而在雾化组件(50)的驱动下进行雾化喷出;内架体(20)穿设于外壳体(10)的内部空腔中,并卡扣连接于外壳体(10);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生产和使用的眼部雾化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0)和内架体(20),内架体(20)上集成安装有开关组件(30)、雾化组件(50)和驱动组件(60),驱动组件(60)固接于内架体(20),并与雾化组件(50)形成电连接;内架体(20)安装有雾化组件(50)的一端设有液体通道(21),液体通道(21)的一端连通于雾化组件(50),其另一端可拆卸安装有液体瓶(12),使液体瓶(12)内的雾化液体通过液体通道(21)流入雾化组件(50),从而在雾化组件(50)的驱动下进行雾化喷出;内架体(20)穿设于外壳体(10)的内部空腔中,并卡扣连接于外壳体(10);开关组件(30)滑动连接于内架体(20),并可打开或闭合雾化组件(50)的喷雾口(56),且可控制驱动组件(60)的雾化驱动程序,从而控制雾化组件(50)开启喷雾操作或关闭喷雾操作;外壳体(10)对应于开关组件(30)的位置开设有条形敞口(11),使开关组件(30)的拨动片(31)延伸出条形敞口(11),便于进行拨动开关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生产和使用的眼部雾化仪,其特征在于,内架体(20)安装雾化组件(50)的位置设有雾化槽(22),雾化组件(50)设有雾化盖(51)、雾化片(53)和雾化座(54),雾化片(53)嵌入安装于雾化座(54),雾化座(54)嵌入安装于雾化槽(22)内,雾化盖(51)卡扣连接于内架体(20),并盖合于雾化座(54),从而把雾化座(54)限位安装于雾化槽(22)内;雾化座(54)面向雾化槽(22)底部的一端设有入液口(55),雾化座(54)远离雾化槽(22)的另一端设有喷雾口(56),雾化槽(22)的底部连通于液体通道(21),使液体通道(21)内的雾化液体依次穿过雾化槽(22)和入液口(55),进入雾化座(54)内,从而被雾化片(53)所雾化形成水雾从喷雾口(56)喷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生产和使用的眼部雾化仪,其特征在于,开关组件(30)包括开关底座(34)、拨动片(31)及辅助滑座(40);开关底座(34)固接于内架体(20),拨动片(31)与辅助滑座(40)之间固定连接,并同步滑动于开关底座(34)两侧,可滑动开启或封闭开关底座(34)上的喷雾圆孔(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生产和使用的眼部雾化仪,其特征在于,开关底座(34)的长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仔勤,
申请(专利权)人:领航思邈品牌管理漳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