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屋建筑,具体涉及一种高稳定性的装配式房屋墙体板。
技术介绍
1、目前对于装配式的房屋墙体板之间的连接是一个关键问题,如果连接节点设计或施工不当,可能会导致墙板之间出现缝隙、不平整等问题,影响房屋的整体外观和防水性能;且在地震等外力作用下,连接节点的可靠性还直接关系到房屋的结构安全,连接不牢固可能会使墙板脱落,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的装配式房屋墙体板,其能够使得墙板之间的连接更便捷,更准确,且连接更牢固,有助于减少墙板之间的缝隙不平整问题概率,同时能够增强整体的稳定性,降低了因地震等外力因素导致的墙板脱落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由多个板体拼接而成;位于中间的每个板体的左右纵向侧边均设有燕尾形对接块,相邻燕尾形对接块之间均设有燕尾形对接槽,燕尾形对接槽同样开设在板体的左右纵向侧边位置处;位于最左侧和最右侧的板体只有一纵向侧边设置有燕尾形对接块和燕尾形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稳定性的装配式房屋墙体板,其特征在于:它由多个板体(1)拼接而成;位于中间的每个板体(1)的左右纵向侧边均设有燕尾形对接块(2),相邻燕尾形对接块(2)之间均设有燕尾形对接槽(1-1),燕尾形对接槽(1-1)同样开设在板体(1)的左右纵向侧边位置处;位于最左侧和最右侧的板体(1)只有一纵向侧边设置有燕尾形对接块(2)和燕尾形对接槽(1-1);左右两侧的燕尾形对接块(2)、燕尾形对接槽(1-1)均上下错位设置,使板体(1)所受荷载通过不同位置的节点传递,避免集中在一条直线或一个区域上,让结构受力更加均匀;同时使板体(1)在平面内和平面外的刚度分布更合理,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性的装配式房屋墙体板,其特征在于:它由多个板体(1)拼接而成;位于中间的每个板体(1)的左右纵向侧边均设有燕尾形对接块(2),相邻燕尾形对接块(2)之间均设有燕尾形对接槽(1-1),燕尾形对接槽(1-1)同样开设在板体(1)的左右纵向侧边位置处;位于最左侧和最右侧的板体(1)只有一纵向侧边设置有燕尾形对接块(2)和燕尾形对接槽(1-1);左右两侧的燕尾形对接块(2)、燕尾形对接槽(1-1)均上下错位设置,使板体(1)所受荷载通过不同位置的节点传递,避免集中在一条直线或一个区域上,让结构受力更加均匀;同时使板体(1)在平面内和平面外的刚度分布更合理,当结构受到外力作用如地震力、风力时,能有效抵抗变形,减少墙体开裂、板件脱落破坏情况的发生;左右分布的多个板体(1)之间利用燕尾形对接块(2)与燕尾形对接槽(1-1)相互对接固定;板体(1)的正反面位于燕尾形对接槽(1-1)位置处,均开设有注浆孔(1-2);将多个板体(1)拼接完成后,利用注浆设备箱注浆孔(1-2)内注入混凝土砂浆,混凝土砂浆流入燕尾形对接槽(1-1)内,将燕尾形对接槽(1-1)和燕尾形对接块(2)之间的缝隙填满,并构成一个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装配式房屋墙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燕尾形对接块(2)包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装配式房屋墙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顶块(4)的外侧面为与燕尾形对接槽(1-1)内前后侧壁相匹配的斜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装配式房屋墙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顶块(4)的内侧纵向边朝外折弯一体成型有卡接边(4-1);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保明,张亮,毕书义,梁会平,王杰,秦浩,张贵程,马昊,王壮,高强瑞,张江伟,张博,王斌龙,李江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神木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