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鱼类肠炎的含中药成份的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92380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鱼类肠炎的含中药成份的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各组分按重量份计为:大蒜:20‑34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配方中包含大蒜、三黄粉、清热药、菊花的中药成分,通过抗菌、消炎、清热、健脾作用,综合预防鱼类肠炎,增强免疫力,添加肠道菌群调节料、地衣芽孢杆菌、木聚糖酶,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有益菌繁殖,抑制有害菌生长,减少肠炎发生风险;通过添加了动物蛋白原料和植物蛋白原料,提供优质蛋白质,满足鱼类生长需求,添加矿物质料、维生素来源,补充鱼类生长所需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促进骨骼发育和免疫力提升,通过添加了海洋藻类多糖、胡萝卜汁成分提供天然抗氧化剂和营养增强剂,促进鱼类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饲料,具体为一种预防鱼类肠炎的含中药成份的鱼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鱼饲料是专为鱼类设计的营养配方食品,旨在满足其不同生长阶段(如幼鱼期、成鱼期、繁殖期)的生理需求,促进健康生长、提高免疫力并优化养殖效益。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鱼饲料已从传统天然饵料(如浮游生物、水草)向科学配比的工业化饲料转型,成为集约化养殖的核心支撑,随着水产养殖规模化与集约化发展,鱼类肠炎是鱼类肠道组织发生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由病原微生物感染、饲料质量差、养殖环境恶化或应激反应等因素引发,鱼类肠炎等肠道疾病成为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该疾病多由病原菌感染(如嗜水气单胞菌、弧菌)、饲料品质差、养殖环境恶化或应激反应引发,导致鱼类肠道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异常甚至溃疡,进而引发摄食减少、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严重时造成大规模死亡和经济损失,现有的预防鱼类肠炎的鱼饲料依赖抗生素或化学药物虽短期有效,但长期使用易导致病原菌耐药性增强、药物残留超标,破坏水体微生态平衡,引发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风险,且多数商业饲料仅提供基础营养,缺乏肠道屏障维护和菌群平衡调节功能,抗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鱼类肠炎的含中药成份的鱼饲料,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按重量份计为:大蒜:20-34份、三黄粉:10-16份、清热药:2-10份、菊花:1-4份、枸杞子:2-4份、蛋白补充原料:10-40份、亚麻籽油:4-7份、山药:1-3份、粳米:5-20份、矿物质料:4-10份、肠道菌群调节料:2-7份、大蒜素精粉:1-2份、补料:5-13份、香芹酚:2-7份、大枣:1-5份、海洋藻类多糖:2-5份、天然吸附剂:3-8份、可降解载体:5-10份、地衣芽孢杆菌:1-3份、木聚糖酶:2-6份、诱食料:2-7份、胡萝卜汁:1-4份、决明子: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鱼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鱼类肠炎的含中药成份的鱼饲料,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按重量份计为:大蒜:20-34份、三黄粉:10-16份、清热药:2-10份、菊花:1-4份、枸杞子:2-4份、蛋白补充原料:10-40份、亚麻籽油:4-7份、山药:1-3份、粳米:5-20份、矿物质料:4-10份、肠道菌群调节料:2-7份、大蒜素精粉:1-2份、补料:5-13份、香芹酚:2-7份、大枣:1-5份、海洋藻类多糖:2-5份、天然吸附剂:3-8份、可降解载体:5-10份、地衣芽孢杆菌:1-3份、木聚糖酶:2-6份、诱食料:2-7份、胡萝卜汁:1-4份、决明子: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防鱼类肠炎的含中药成份的鱼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黄粉为大黄、黄柏和黄芩的混合物,所述大黄、黄柏和黄芩的比例为1:1:1,所述大黄、黄柏和黄芩需粉碎后混合均匀,所述清热药为地锦草、铁苋草中的其中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防鱼类肠炎的含中药成份的鱼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补充原料为动物蛋白原料、植物蛋白原料的混合物,所述动物蛋白原料为鱼粉、肉粉、血粉中的其中一种,所述植物蛋白原料为大豆蛋白、小麦蛋白粉、菜籽饼中的其中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防鱼类肠炎的含中药成份的鱼饲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桂尧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仁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