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极地船舶驾驶室玻璃除霜的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92064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极地船舶驾驶室玻璃除霜的余热回收系统,驾驶室的侧面设置有玻璃窗;回风口布置在驾驶室舱内天花板上;出风口布置在驾驶室舱内天花板上、朝向玻璃窗的内壁;气幕喷口布置在驾控台上、朝向玻璃窗的内壁;第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回风离心风机电连接,第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气幕离心风机电连接;玻璃窗内壁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驾驶室内玻璃窗附近;驾驶室内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驾驶室内。与现有的适用于极地船舶驾驶室玻璃的除霜方案或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余热回收系统以无线传感器为载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量消耗较小,可简便地在极地室内外温差极大的环境下回收驾驶室热量、辅佐电加热用以玻璃除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极地航行船舶,具体涉及一种以无线传感器为载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量消耗较小,能在极地室内外温差极大的环境下回收驾驶室热量、辅佐电加热以实现玻璃除霜的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1、极地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战略资源,涵盖油气、矿产、渔业及旅游等领域。随着北极航道开发进程的加速,极地船舶常态化运营已成为国际航运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极地海域极端气候条件对船舶航行安全构成显著威胁:全域常年处于冰雪覆盖状态,冬季日均最低温-38℃与复杂气象条件(雾、雪、风暴)共同作用,导致有效视距严重受限。在此环境下,驾驶室玻璃系统面临双重热湿负荷挑战:

2、玻璃外表面处于超低温环境(冬季极值达-38℃),而驾驶室内基于iso 8863标准维持+22℃的设计温度,形成超过50℃的室内外温差梯度。

3、驾驶室内人员代谢产生的湿热空气(人均每小时约0.4m3)在玻璃表面形成冷凝界面,导致饱和湿空气遇冷凝结成雾,影响驾驶视野,影响极地航行的安全性。

4、常见的驾驶室玻璃窗除霜主要有两种方法:

5、(1)电热玻璃系统:存在能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极地船舶驾驶室玻璃除霜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驾驶室、玻璃窗、回风口、风道、回风离心风机、阀门、出风口、气幕离心风机、气幕喷口、第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第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驾控台、玻璃窗内壁温度传感器、驾驶室内温度传感器;其中,驾驶室的侧面设置有玻璃窗;回风口布置在驾驶室舱内天花板上;出风口布置在驾驶室舱内天花板上、朝向玻璃窗的内壁;气幕喷口布置在驾控台上、朝向玻璃窗的内壁;第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回风离心风机电连接,第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气幕离心风机电连接;玻璃窗内壁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驾驶室内玻璃窗附近;驾驶室内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驾驶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极地船舶驾驶室玻璃除霜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驾驶室、玻璃窗、回风口、风道、回风离心风机、阀门、出风口、气幕离心风机、气幕喷口、第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第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驾控台、玻璃窗内壁温度传感器、驾驶室内温度传感器;其中,驾驶室的侧面设置有玻璃窗;回风口布置在驾驶室舱内天花板上;出风口布置在驾驶室舱内天花板上、朝向玻璃窗的内壁;气幕喷口布置在驾控台上、朝向玻璃窗的内壁;第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回风离心风机电连接,第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气幕离心风机电连接;玻璃窗内壁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驾驶室内玻璃窗附近;驾驶室内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驾驶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极地船舶驾驶室玻璃除霜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窗采用特制的带电加热丝,符合iso 3434的规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极地船舶驾驶室玻璃除霜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离心风机采用变频的双档风机,用以实现高风速的抽气作用或低风速的换气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极地船舶驾驶室玻璃除霜的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幕离心风机采用一种变流量的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嘉颖王良秀胡斌张柏阳黄宇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