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微针的按键式多功能分区离子电渗透皮给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92014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微针的按键式多功能分区离子电渗透皮给药系统,包括上下两部分组成的外壳结构,其中上部分用于安装按键式可编程恒流源电路,电路通过按键操作实现不同紧急档位的电流输出控制;系统下部分为中空结构的支撑平板,与上部分底部的凸出平板嵌合,形成拔插结构,利用弹簧连接,在按压外壳时弹簧被压缩,使微针贴片系统刺入皮肤并保持贴合状态;所述系统用于实现多药物、分区域、可控剂量的主动式透皮给药,适用于急救场景下的快速、精准、自我调节式药物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微针的按键式多功能分区离子电渗透皮给药系统,具体地,是一种能够在紧急情况下通过一键式操作实现多药物定量、分区可控递送的可穿戴式医疗急救设备,属于透皮给药技术与智能医疗设备结合的领域。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与突发事件频率增加,公众对急救响应时效性及个体化医疗精准性的需求持续攀升。在此背景下,传统药物输送方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口服药物由于其在体内吸收和代谢的过程相对较为缓慢,难以满足急救场景下的即时起效需求;皮下或肌肉注射虽能实现快速药物递送,但却存在一定的疼痛感以及操作风险,对操作人员专业技能要求较高,在紧急情况下,难以及时、准确地完成药物输送,限制了非专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此外,传统的离子导入和微针给药技术虽能实现一定程度的透皮药物输送,但它们也存在着诸多局限性,例如药物种类单一、缺乏精准定量控释机制,无法根据患者个体差异与病情变化动态调整给药剂量等。

2、传统离子电渗透皮给药系统虽已应用于皮肤麻醉、术后镇痛等领域,却因人体皮肤角质层固有的高电阻抗特性,无法维持稳定的透皮直流电流,导致药物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针的按键式多功能分区离子电渗透皮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分区微针贴片、离子电渗电极、按键式恒流源电路板、带弹簧与拔插结构的外壳,所述分区微针贴片贴在电极片的一侧,电极片的另一侧固定于外壳上部分的顶部;所述弹簧固定于外壳中间上下两部分内部的连接处;所述微针贴片与电极片之间设有分隔分区的3M双面胶,构成两个药物储存区和,分别储存地塞米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和肾上腺素等药物;按下外壳的按键时,弹簧被压缩,微针贴片刺入皮肤,水凝胶微针溶胀形成微通道,药物通过电场力主动输送至皮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微针贴片为圆形结构,直径在1cm~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针的按键式多功能分区离子电渗透皮给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分区微针贴片、离子电渗电极、按键式恒流源电路板、带弹簧与拔插结构的外壳,所述分区微针贴片贴在电极片的一侧,电极片的另一侧固定于外壳上部分的顶部;所述弹簧固定于外壳中间上下两部分内部的连接处;所述微针贴片与电极片之间设有分隔分区的3m双面胶,构成两个药物储存区和,分别储存地塞米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和肾上腺素等药物;按下外壳的按键时,弹簧被压缩,微针贴片刺入皮肤,水凝胶微针溶胀形成微通道,药物通过电场力主动输送至皮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区微针贴片为圆形结构,直径在1cm~2cm范围内,且该贴片通过空心微针阵列实现药物输送,微针直径为微米级,长度为200~500μm,材质为透明质酸钠水凝胶,通过聚二甲基硅氧烷模具制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3m双面胶的厚度为0.2~1.0mm,用于支撑微针贴片与电极片之间的两个独立的半圆形药物储存区,以及不含药物的环形储存区,防止药物混合与干扰。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蒲治华李文君栗大超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