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栽培,具体涉及基于液-气-固三态协同调控的植物栽培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针对植物栽培种植方面,现有植物栽培技术根系环境为静态固定环境,造成缺肥或过剩、缺氧,缺水,温湿度难以调节。以及传统的一种基质土壤种植的是对应的单一植物,在解决植物不同品种种植时只能培养单一类型植物的问题。或者现有技术有解决忘记给植物进行浇水,如此会直接影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甚至植物会因为缺水而干死的技术方案。
2、现有共性技术问题在于:静态环境架构与动态生长需求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3、1、环境适配僵化:传统栽培系统(含土/无土)采用静态固定隔离结构,难以匹配植物全生长周期需求;
4、2、物理生长屏障:土壤板结及物理隔膜阻碍根系自然延伸;
5、3、调控成本高昂:依赖人工或高能耗设备调节维持环境参数和温湿度。
6、因此,亟需一种能实现环境参数与植物生理需求的自主匹配的植物生长种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液-气-固三态协同调控的植物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容器(1)、定植骨架(2)、降解膜(4)以及调控区;所述调控区设置在栽培容器(1)内,用于调节栽培容器(1)内的含氧量以及温湿度比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气-固三态协同调控的植物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区包括设置在栽培容器(1)内壁的高位孔(301)和低位孔(302),高位孔(301)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上比低位孔(302)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液-气-固三态协同调控的植物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孔(301)和低位孔(302)设置有两组或多组,且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液-气-固三态协同调控的植物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容器(1)、定植骨架(2)、降解膜(4)以及调控区;所述调控区设置在栽培容器(1)内,用于调节栽培容器(1)内的含氧量以及温湿度比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液-气-固三态协同调控的植物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区包括设置在栽培容器(1)内壁的高位孔(301)和低位孔(302),高位孔(301)的位置在竖直方向上比低位孔(302)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液-气-固三态协同调控的植物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孔(301)和低位孔(302)设置有两组或多组,且每组高位孔(301)或低位孔(302)均呈对称设置,便于空气流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基于液-气-固三态协同调控的植物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孔(301)设置在距栽培容器(1)底部3/4位置处,所述低位孔(302)设置在距栽培容器(1)底部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