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壳寡糖的播种期生物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91981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壳寡糖的播种期生物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所述播种期生物促进剂包括以下组分:壳寡糖、复合氨基酸、Zn‑EDTA、山梨醇‑硼螯合物、海藻精粉、微生物菌剂、功能助剂、天然表面活性剂、稳定剂、有机酸、水。其中,天然表面活性剂为茶皂素、皂角苷、槐糖脂中的至少一种;稳定剂为黄原胶、瓜尔胶、海藻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有机酸为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微生物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和木霉菌。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含壳寡糖的播种期生物促进剂体系稳定性好、吸收利用率高,能够显著提升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根长增加,并降低土传病害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物,尤其涉及一种含壳寡糖的播种期生物促进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种子处理剂作为农业生产中提升作物健康与产量的重要产品,其发展历程与农业现代化进程紧密相连。早期以物理消毒(如热水浸种)和天然提取物(如草木灰)为主的处理方式,虽能初步抑制病原菌,但对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有限。20世纪后,化学农药主导的种衣剂因高效防病性能被广泛推广,但其弊端逐渐显现:药剂残留污染土壤、诱导病虫害抗药性增强,且对幼苗根系发育可能产生抑制作用。随着绿色农业理念兴起,生物型种子处理剂因其环境友好性及促根、防病、抗逆多功能性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现有产品多聚焦单一功能,例如仅通过杀菌剂降低土传病害,或依赖激素类物质提升发芽率,却难以实现“促生-防病-抗逆”协同增效的目标。此外,土壤酸化、连作障碍等问题加剧了土传病害的威胁,亟需开发新型生物处理剂,以满足现代农业对高效、安全、可持续生产的需求。

2、目前种子处理剂的核心组分可分为三类:功能活性成分(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载体材料(如成膜剂、缓释基质)及辅助添加剂(如润湿剂、稳定剂)等。化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壳寡糖的播种期生物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壳寡糖的播种期生物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氨基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壳寡糖的播种期生物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米蛋白、鹰嘴豆蛋白、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的重量比为10-20:3-8:0.04-0.06;所述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吸附剂、预处理液的重量比为0.5-1.5:0.3-0.8:0.5-1.0:0.5-1.5:70-120;所述茶多酚、黄原胶、酶解液的重量比为0.07-0.12:0.1-0.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壳寡糖的播种期生物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壳寡糖的播种期生物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氨基酸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壳寡糖的播种期生物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大米蛋白、鹰嘴豆蛋白、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的重量比为10-20:3-8:0.04-0.06;所述碱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吸附剂、预处理液的重量比为0.5-1.5:0.3-0.8:0.5-1.0:0.5-1.5:70-120;所述茶多酚、黄原胶、酶解液的重量比为0.07-0.12:0.1-0.3:70-1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壳寡糖的播种期生物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剂包括活性炭和硅藻土;所述间歇式微波处理的功率为500-800w、温度为50-60℃,开3-5min/关1-3min,总时长10-15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壳寡糖的播种期生物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表面活性剂为茶皂素、皂角苷、槐糖脂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壳寡糖的播种期生物促进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剂为黄原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嘉骅吴彪陈红
申请(专利权)人:淮北骅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