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喷淋除尘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91722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垃圾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喷淋除尘装置及方法,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内壳体的内腔转动连接有翻料板,翻料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转盘的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卡槽,内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一侧开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柱,滑动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与卡槽配合的卡接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凸轮机构,带动翻料板实现定角度间歇旋转,使堆积的建筑垃圾在喷淋除尘过程中被均匀翻动,彻底解决了传统静态除尘中底部块状物料因缺乏有效翻动而导致粉尘难以剥离的问题,除尘时间较传统工艺缩短,提高除尘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垃圾处理,具体为一种建筑垃圾喷淋除尘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的推广,作为净化骨料、控制粉尘污染的关键工序,除尘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目前,国内每年产生的约35亿吨建筑垃圾中,近60%需要通过除尘去除表面附着的粉尘、泥土、砂浆颗粒等污染物(其含尘量普遍超过10%,远超再生骨料3%的标准要求)。

2、然而,现有除尘工艺(主要依赖静态喷淋或单一风选)存在明显局限:物料在设备内堆积时,底部块状物料因缺乏动态翻动,粉尘颗粒难以有效脱离骨料表面,导致除尘时间延长30%-50%。同时,对于含有木屑、塑料碎屑等轻质杂质的混合物料,静态除尘无法通过调整物料姿态实现杂质与粉尘的协同分离,进而造成后续筛分工序中粉尘二次扬起和杂质残留率升高的问题。

3、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通过提出一种建筑垃圾喷淋除尘装置与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喷淋除尘装置及方法的技术方案,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凸轮机构,带动翻料板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垃圾喷淋除尘装置,包括:外壳体(1)和内壳体(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喷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定于滑动柱(205)一端的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卡块(301),所述卡块(301)的一侧开设有斜面(302),所述卡块(301)与连接柱(3)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303);所述支架(2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304),所述第二复位弹簧(304)的一端与滑动柱(205)的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喷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3)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喷淋除尘装置,包括:外壳体(1)和内壳体(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喷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固定于滑动柱(205)一端的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卡块(301),所述卡块(301)的一侧开设有斜面(302),所述卡块(301)与连接柱(3)的相对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303);所述支架(20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304),所述第二复位弹簧(304)的一端与滑动柱(205)的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喷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0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三个限位块(4),所述连接柱(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触发板(401),所述触发板(4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凸块(402),三个所述限位块(4)的底部与凸块(402)的形状皆为圆弧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喷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0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从动轮(5),所述从动轮(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凸轮(501),所述凸轮(501)的位置与滑动柱(205)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凸轮(501)旋转时能够挤压滑动柱(205)使其在弧形槽(204)内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喷淋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轮(601),所述主动轮(601)与从动轮(5)的外周共同套接有同步带(602),所述伺服电机(6)通过主动轮(601)、同步带(602)带动从动轮(5)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心增彭彦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鹏翌建筑工程安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