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模块化叠合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89904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楼板领域的一种高强度模块化叠合板,通过安装有螺旋弹簧和插接杆的铰接块,与预埋在预制板内的插接筒配合,使得预制板和连接块进行转动拼接,降低预制板发生磕碰损伤的概率;同时,利用插接杆和插接筒的插接配合实现待安装预制板的快速定位,并利用铰接块对待安装预制板进行转动导向,无需人工频繁调整预制板和连接块的相对位置,提高拼接操作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通过设置在插接筒内的锁止组件,将插接杆和插接筒锁死连接,代替传统叠合板的相邻预制板通过外露钢筋桁架绑扎固定的连接方式,减少操作步骤,并通过横跨预制板和连接块的插接杆和第三桁架,提高相邻预制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少现浇混凝土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叠合板,特别是涉及应用于建筑楼板领域的一种高强度模块化叠合板


技术介绍

1、叠合板是一种由预制混凝土底板和现浇混凝土层通过可靠连接方式组合而成的装配式楼板结构,广泛用于现代建筑工业化领域。其核心构造为下部预制薄板与上部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通过桁架钢筋或键槽实现机械咬合。这种"两阶段成型"工艺兼具工厂预制精度高和现场浇筑整体性好的优势,可缩短施工周期,减少模板用量,同时通过工业化生产保障构件尺寸精准、钢筋保护层厚度可控,显著提升建筑质量与耐久性。

2、现有公告号为cn118148290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装配式建筑的模块化叠合板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在预制底板拼接缝隙内设置与预制底板卡接配合的预制拼接条,在拼接时对预制底板进行定位拼接,降低吊装拼接调整难度,提高拼接速度,减小预制底板拼接缝隙,进而提高缝隙处浇筑质量,降低接缝处浇筑混凝土开裂的可能性,同时,利用插接弯头和钢槽的插接配合,提高相邻预制底板以及预制拼接条之间的横向连接效果,使得叠合板整体具有更好的横向承载力;另外,无需使用模板对拼接缝隙进行围挡,减少模板使用量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模块化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预制板(1)以及位于相邻预制板(1)之间的连接块(2),连接块(2)通过连接件与预制板(1)卡接固定,连接块(2)上端固定连接有与两侧相邻预制板(1)固定连接的现浇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模块化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块(6)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桁架(17),预制板(1)朝向连接块(2)一侧开设有用来容纳第三桁架(17)的搭接槽(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模块化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筒(11)固定连接有预埋在预制板(1)内的预埋框(10),所述预埋框(10)为矩形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模块化叠合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预制板(1)以及位于相邻预制板(1)之间的连接块(2),连接块(2)通过连接件与预制板(1)卡接固定,连接块(2)上端固定连接有与两侧相邻预制板(1)固定连接的现浇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模块化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块(6)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三桁架(17),预制板(1)朝向连接块(2)一侧开设有用来容纳第三桁架(17)的搭接槽(1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模块化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筒(11)固定连接有预埋在预制板(1)内的预埋框(10),所述预埋框(10)为矩形框,预埋框(10)的外端面与铰接块(6)抵接;所述预埋框(10)与铰接块(6)的抵接面开设有拼接槽(1001),铰接块(6)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插入到拼接槽(1001)内的凸起部(6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模块化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板(1)内预埋有第二桁架(15),预埋框(10)与第二桁架(15)固定连接;所述预制板(1)上方设有多个吊环(16),吊环(16)与第二桁架(15)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模块化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筒(11)为外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预埋框(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红杰刘明罗荣德杨星王沁霜董焕松陈甘霖曾恒车云伟刘涛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西南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