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直管焊接,具体为一种直管对接焊的立焊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工业制造、建筑工程、管道系统等领域,直管对接焊是一种常见且关键的连接工艺。
2、传统装置多采用机械夹具固定管道,难以适应不同管径的管道,且难以自动调整管道的垂直姿态,容易导致焊接偏差,且在对直管焊接时,需要操作设备移动至直管需要焊接的位置,导致对接焊的工作效率较低。
3、直管在焊接前通常为存储状态,直管表面会因环境潮湿和氧化而产生锈斑,现有装置未集成表面除锈和抛光功能,需额外设备进行预处理,增加了工艺流程的复杂性和成本。
4、现有设备在焊接时未对氧气进行隔绝,高温作业下焊缝极易氧化生锈,现有装置难以满足需求。
5、为此,提出一种直管对接焊的立焊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管对接焊的立焊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管对接焊的立焊装置,包括套筒和设置在套筒内部的调距组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管对接焊的立焊装置,包括套筒(2)和设置在套筒(2)内部的调距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组件(3)包括有转动连接于套筒(2)底部的套环(31),所述套筒(2)的内部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32),所述第一丝杆(32)的底部外壁与套环(31)相啮合,所述第一丝杆(32)的外壁对称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第一丝杆(32)的外壁对称滑动连接有限位筒(33),所述限位筒(33)滑动连接于第一丝杆(32)的螺纹槽上,所述限位筒(33)的内壁安装有橡胶密封圈(34),所述限位筒(33)的两侧底部均安装有气缸(35),所述限位筒(33)的内部开设有注气槽(36),所述注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管对接焊的立焊装置,包括套筒(2)和设置在套筒(2)内部的调距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距组件(3)包括有转动连接于套筒(2)底部的套环(31),所述套筒(2)的内部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丝杆(32),所述第一丝杆(32)的底部外壁与套环(31)相啮合,所述第一丝杆(32)的外壁对称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第一丝杆(32)的外壁对称滑动连接有限位筒(33),所述限位筒(33)滑动连接于第一丝杆(32)的螺纹槽上,所述限位筒(33)的内壁安装有橡胶密封圈(34),所述限位筒(33)的两侧底部均安装有气缸(35),所述限位筒(33)的内部开设有注气槽(36),所述注气槽(36)连通于橡胶密封圈(34)和气缸(3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管对接焊的立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的内部设置有转动组件(4),所述转动组件(4)包括有固定连接于套筒(2)内壁的环形电极板(41),所述套筒(2)内部转动连接有环形架(42),所述环形架(42)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架(43),所述滑架(43)和环形架(42)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4),所述第一弹簧(44)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弹力板(45),所述滑架(43)远离环形架(42)的一侧安装有焊枪(46),所述环形架(4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极片(47),所述焊枪(46)和电极片(47)电性连接,所述电极片(47)和环形电极板(41)相贴合,所述限位筒(3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盘(48),所述转盘(4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板(4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管对接焊的立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的内部设置有抛光组件(5),所述抛光组件(5)包括有对称转动连接于环形架(42)内部的第一齿轴(51),所述第一齿轴(51)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52),所述环形架(4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齿架(53),所述齿架(53)的内壁与第一齿轴(51)相啮合,所述齿架(53)远离环形架(42)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杆(54),所述滑杆(54)远离环形架(4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收纳仓(56),所述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曼,张继皇,鲍施锡,汤豪杰,陈文博,吴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现代化工职业学院上海石化工业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