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十二孔涤纶短纤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8965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十二孔涤纶短纤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涤纶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先将3‑噻吩异氰酸酯与苯酚反应制得噻吩基封闭异氰酸酯;将碳纳米管用硫酸和硝酸羧基化后再与3‑氨基噻吩反应制得噻吩基碳纳米管,将噻吩、噻吩基封闭异氰酸酯在噻吩基碳纳米管表面经过氧化聚合反应制得聚噻吩碳纳米管;将N,N‑二甲基正辛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得功能性二醇;将乙二醇、对苯二甲酸、2‑乙烯基对苯二甲酸、功能化二醇通过缩聚制得预改性聚酯;将预改性聚酯、甲氧基聚乙二醇巯基反应制得改性聚酯;将改性聚酯、聚噻吩碳纳米管熔融纺丝制得成品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十二孔涤纶短纤具有抗菌、吸湿、抗静电、力学性能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涤纶,具体为一种十二孔涤纶短纤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纺织行业的不断发展,对纤维材料的性能要求日益多样化和精细化。涤纶短纤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合成纤维,在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涤纶短纤制成的织物吸湿性和透气性较差,这使得使用其制成的纺织品穿着时容易产生闷热感,舒适性欠佳。并且涤纶短纤织物在摩擦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静电不仅会使衣物吸附灰尘,还可能在接触人体时产生电击感,带来不适,甚至在一些特殊环境可能引发安全隐患。在日常生活中,涤纶短纤类纺织品容易滋生细菌,长期接触可能引起皮肤过敏、呼吸道感染等问题,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2、十二孔涤纶短纤作为一种新型纤维材料,通过特殊的喷丝工艺,在纤维内部形成十二个细孔,其独特的十二孔结构与普通涤纶短纤相比,多孔结构增加了纤维的表面积,有更好的吸湿透气性能,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多孔涤纶短纤亦面临纤维断裂的问题。因此,十二孔涤纶短纤在性能的平衡上仍待优化以满足现代消费者对纤维材料全方位的功能需求。在此背景下,研发出具有抗菌、吸湿、抗静电等多种功能同时不易拉断的十二孔涤纶短纤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十二孔涤纶短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二孔涤纶短纤是将改性聚酯、聚噻吩碳纳米管熔融纺丝制得;所述聚噻吩碳纳米管是将碳纳米管用硫酸和硝酸氧化后再与3-氨基噻吩反应制得噻吩基碳纳米管,将噻吩、噻吩基封闭异氰酸酯在噻吩基碳纳米管表面经过氧化聚合反应制得;所述改性聚酯是将预改性聚酯与甲氧基聚乙二醇巯基反应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二孔涤纶短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噻吩基封闭异氰酸酯是将3-噻吩异氰酸酯和苯酚反应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二孔涤纶短纤,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改性聚酯是将乙二醇、对苯二甲酸、2-乙烯基对苯二甲酸、功能化二醇通过缩聚制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十二孔涤纶短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十二孔涤纶短纤是将改性聚酯、聚噻吩碳纳米管熔融纺丝制得;所述聚噻吩碳纳米管是将碳纳米管用硫酸和硝酸氧化后再与3-氨基噻吩反应制得噻吩基碳纳米管,将噻吩、噻吩基封闭异氰酸酯在噻吩基碳纳米管表面经过氧化聚合反应制得;所述改性聚酯是将预改性聚酯与甲氧基聚乙二醇巯基反应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二孔涤纶短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噻吩基封闭异氰酸酯是将3-噻吩异氰酸酯和苯酚反应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十二孔涤纶短纤,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改性聚酯是将乙二醇、对苯二甲酸、2-乙烯基对苯二甲酸、功能化二醇通过缩聚制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十二孔涤纶短纤,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化二醇是将n,n-二甲基正辛胺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制得。

5.一种十二孔涤纶短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十二孔涤纶短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噻吩基封闭异氰酸酯的反应过程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十二孔涤纶短纤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3-噻吩异氰酸酯和苯酚的摩尔为:(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李辰昊张虎彭辉施臻孙秀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科纤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