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协同控制方法的,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光伏场站与多元储能系统的协同控制及能源相互调用。
技术介绍
1、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推动下,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持续增长,这给传统的电网结构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光伏具有显著的间歇性和随机性特征,电力系统在调峰调频、深度消纳以及稳定性方面面临诸多挑战。目前,电网企业在接纳大规模新能源时,主要通过限制新能源出力、依赖火电机组提供备用容量或配置同步调相机来维持电网稳定运行。此措施不仅导致弃光现象,还降低了整体经济效益,同时增加了场站的投资成本和碳排放负担。新能源深度消纳问题与如何在新能源不确定性问题上去保证电网的稳定性仍是我们需要去解决的。随着负荷不断变化,电网运行安全风险不断增加,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电网架构,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将传统电网架构改变为源-网-荷-多元储能新型电力系统。建立含有多元储能系统的电力系统架构有利于电网的稳定运行以及保障电网安全性,使得光伏不确定性因素对电网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充分发挥新型电力系统,可以在经济与节能减排上实现双赢,也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2、现有的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发电与多元储能耦合系统的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光伏-多元储能系统框架,构建光伏-多元储能耦合系统模型;其次,在碳交易机制中引入奖励系数构建阶梯型碳交易机制,通过差异化定价和动态激励手段,进一步优化碳减排效果,最后,融合基于价格引导和替代策略的综合需求响应机制,引导负荷侧参与系统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与多元储能耦合系统的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发电与多元储能耦合系统的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光伏-多元储能系统框架,构建光伏-多元储能耦合系统模型;其次,在碳交易机制中引入奖励系数构建阶梯型碳交易机制,通过差异化定价和动态激励手段,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小玲,赵正奎,许德操,陈来军,王俊有,王剑锋,刘永胜,赵沛涵,刘红旭,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