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轴螺旋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8681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轴螺旋输送机,涉及污泥输送技术领域,主要包括U型槽、减速机、无轴螺旋件、进料口、出料口和调节支脚等关键部件;其中,进料口内设置了辅助进料机构,由第一电机驱动的转动杆和支撑板以及支撑板上的疏漏板组成,实现了污泥的均匀分布和有效分散,避免了定点堆积和堵塞风险;无轴螺旋件的外部设置有破碎刃,在输送过程中对大块污泥颗粒进行破碎,提高污泥的均匀性和输送效率;调节支脚的设计允许用户根据工作环境和污泥特性调整U型槽的高度和倾斜角度,确保输送机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出料口设置了由第二电机驱动的阀门,实现了污泥排出的自动化控制和流量控制,同时顶盖和前端板的设计保证了出料口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泥输送,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无轴螺旋输送机


技术介绍

1、污泥处理,作为环保领域的重要一环,涵盖了污泥的浓缩、调治、脱水、稳定、干化及焚烧等一系列无害化加工过程。在此处理流程中,污泥的高效、稳定输送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处理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2、当前市场上,以专利号cn213621873u为代表的一种无轴螺旋输送机,通过引入第一螺旋片和第二螺旋片的设置增强了对大块污泥的处理能力,并通过支撑柱、变速箱底、液压柱和固定块的设置实现了输送高度的可调节性,但仍存在一些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3、大块污泥处理能力仍有待提升:虽然第一螺旋片和第二螺旋片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处理能力,但在面对特别坚硬或体积巨大的污泥块时,仍存在破碎不彻底、输送效率低下的风险,容易导致输送机频繁堵塞,影响整体处理效率。

4、能耗与效率需进一步优化:在长时间连续工作的情况下,喂料口过小,且输送效率受到污泥性质、输送距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输送效率慢,容易堵塞,不易清洗,且传统输送为定点输送,污泥容易堵在一个地方,不易将污泥分散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轴螺旋输送机,包括U型槽(1),以及安装于U型槽(1)一端的减速机(5),所述减速机(5)的输出轴法兰连接有无轴螺旋件(6)的一端,所述无轴螺旋件(6)设置在U型槽(1)内部,所述U型槽(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1)上方设置有进料口(3),所述进料口(3)内设置有辅助进料机构,所述进料口(3)在U型槽(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U型槽(1)的侧面设置有四组调节支脚(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轴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进料机构包括:第一电机(31)、转动杆(32)、支撑板(33)和疏漏板(34);所述第一电机(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轴螺旋输送机,包括u型槽(1),以及安装于u型槽(1)一端的减速机(5),所述减速机(5)的输出轴法兰连接有无轴螺旋件(6)的一端,所述无轴螺旋件(6)设置在u型槽(1)内部,所述u型槽(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料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1)上方设置有进料口(3),所述进料口(3)内设置有辅助进料机构,所述进料口(3)在u型槽(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u型槽(1)的侧面设置有四组调节支脚(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轴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进料机构包括:第一电机(31)、转动杆(32)、支撑板(33)和疏漏板(34);所述第一电机(31)固定连接于进料口(3)一侧,所述支撑板(33)的两侧均连接有转动杆(32),所述支撑板(33)的一侧通过转动杆(32)贯穿进料口(3)与第一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支撑板(33)的另一侧通过转动杆(32)转动连接在进料口(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轴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3)内部线性阵列且固定连接有若干疏漏板(34),所述疏漏板(34)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轴螺旋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支脚(2)包括调节腿套(21)、调节腿杆(22)、第一固定螺栓(23)、第二固定螺栓(24);所述调节腿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郑飞谢冬爱谢恩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如克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