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微粉生产用自动化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8612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微粉生产用自动化上料装置,涉及硅微粉生产设备领域,包括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的管道上连通有注气机构,所述注气机构的另一端连通有供气机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垂直设置的输送管道和转动安装在其内部的螺旋杆。本发明专利技术注气机构的第一注气管和第二注气管配合上下交错对称的衔接管道,使气体从输送管道两侧不同高度进入,扩大与硅微粉的接触范围,导向筒在伺服电机、弯折杆、摇杆及支撑框架的作用下以圆锥路线摇动,动态改变气体流向,避免气流方向固定导致的硅微粉局部堆积,增强气体对硅微粉的吹散和辅助输送作用,减少螺旋杆输送时的阻力,防止输送管道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硅微粉生产设备,具体为一种硅微粉生产用自动化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硅微粉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上料装置将其输送至后续加工设备中,目前常见的硅微粉上料装置多采用螺旋输送方式。

2、如公开号为cn112249710a的“一种球形硅微粉加工用原料上料机”,包括吸料软管和硅微粉加工装置,硅微粉加工装置的加料口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安装壳,且安装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气动输料器,气动输料器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延伸至硅微粉加工装置内的出料管,且出料管的端头固定安装有撒料罩,安装座的端头固定安装有吸料软管。

3、但现有技术中,硅微粉因其粒径小(尤其是超细硅微粉,粒径常小于 10 微米)、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极易受到环境湿度和静电的影响,当环境湿度较高时,硅微粉颗粒表面会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子,形成一层水膜,水分子通过氢键作用使相邻颗粒相互吸引,逐渐聚集形成团聚体,若湿度持续偏高,团聚体进一步结合会形成较硬的结块,同时,硅微粉在生产、输送过程中,颗粒之间以及颗粒与设备(料斗、螺旋输送机、管道)内壁的摩擦会产生静电,由于硅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微粉生产用自动化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机构(1),所述送料机构(1)的管道上连通有注气机构(2),所述注气机构(2)的另一端连通有供气机构(3),所述送料机构(1)包括垂直设置的输送管道(11)和转动安装在其内部的螺旋杆(14),所述输送管道(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及带传动组件(12),所述电机及带传动组件(12)与螺旋杆(14)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道(11)底部的一侧连通有供料箱(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微粉生产用自动化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管道(23)与输送管道(11)的交接处固定安装有分隔框架(210),所述分隔框架(2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微粉生产用自动化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料机构(1),所述送料机构(1)的管道上连通有注气机构(2),所述注气机构(2)的另一端连通有供气机构(3),所述送料机构(1)包括垂直设置的输送管道(11)和转动安装在其内部的螺旋杆(14),所述输送管道(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及带传动组件(12),所述电机及带传动组件(12)与螺旋杆(14)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管道(11)底部的一侧连通有供料箱(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微粉生产用自动化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管道(23)与输送管道(11)的交接处固定安装有分隔框架(210),所述分隔框架(210)的一侧通过螺栓可拆卸式连接有限位环(211),所述分隔框架(210)位于限位环(211)与输送管道(11)之间,所述分隔框架(210)的内部和限位环(211)的内部均开设有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微粉生产用自动化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2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球形连接件(212),所述球形连接件(212)的一端与支撑框架(27)固定连接,所述衔接管道(23)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定位支架(24),所述弯折杆(29)与伺服电机(25)的交接处转动安装在定位支架(24)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微粉生产用自动化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道(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钮计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格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