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生物胶囊加固桩周土体施工方法及加固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46586008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海洋桩基维护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微生物胶囊加固桩周土体施工方法及加固结构;施工方法包括:培养产脲酶菌;通过混合封装胶结粉末的第一水溶性胶囊、封装菌泥的第二水溶性胶囊、级配碎石沙砾形成混合物;将混合物放置于桩周期望加固区域。通过两种胶囊分别封装菌泥和胶结粉末,与级配碎石混合后投放至桩周,定期补充胶囊,实现微生物诱导矿化加固。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微生物胶囊与碎石沙砾结合的加固方法,利用微生物产生的碳酸钙沉积反应,可有效增强桩周土体的抗冲刷能力,相比传统物理防护和化学加固方法,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和可持续性,避免了传统化学注浆材料的盐侵蚀和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洋桩基维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生物胶囊加固桩周土体施工方法及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港口码头、跨海大桥、海上风电等海洋工程设施的建设日益增多。作为海洋结构的重要基础支撑,桩基需要长期承受潮汐、波浪、洋流等动力因素的作用。然而,受海洋动力环境影响,桩基周围的海床土体容易被侵蚀,形成局部或整体冲刷,导致桩基裸露、埋深减少、承载力下降,甚至可能引发工程结构失稳或倒塌。研究表明,在强潮流和风暴潮影响区域,局部冲刷可造成桩基周围土体削弱超过50%,严重威胁海工结构的长期稳定性。因此,如何有效控制桩基周围土体的冲刷破坏,提高其长期服役性能,已成为海洋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2、此外,桩基冲刷问题不仅取决于海流强度,还与土体结构特性密切相关。对于自然沉积的砂质或粉砂质海床土体,由于其孔隙率较高,颗粒间胶结性较差,在波浪和潮流的长期作用下,极易被侵蚀形成冲刷坑,进而导致桩基裸露和稳定性下降。因此,工程上常通过回填碎石沙砾的方式增加土体颗粒间的咬合力,改善整体稳定性。然而,单纯的碎石填充可能存在颗粒松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生物胶囊加固桩周土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胶囊加固桩周土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胶囊加固桩周土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巴氏芽孢杆菌的培养基包含20g/L酵母提取物、10g/L硫酸铵、15.8g/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培养基在121℃灭菌3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胶囊加固桩周土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细菌培养条件为:按1%接种量接种,接种后,置于30℃、180r/min转速下摇床振荡培养至OD600=4.0±0.2,菌液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生物胶囊加固桩周土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胶囊加固桩周土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胶囊加固桩周土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巴氏芽孢杆菌的培养基包含20g/l酵母提取物、10g/l硫酸铵、15.8g/l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培养基在121℃灭菌30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胶囊加固桩周土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细菌培养条件为:按1%接种量接种,接种后,置于30℃、180r/min转速下摇床振荡培养至od600=4.0±0.2,菌液脲酶活性≥10u/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生物胶囊加固桩周土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碎石沙砾(2)满足:最大粒径≤10mm,不均匀系数cu>5,曲率系数1<cc<3;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超孙长平秦明国振徐海滨杨鹏博陈立刘昌衡王卫于光明马璐罗仑博王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