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农业育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84905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育种育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农业育种设备,包括:棋盘育种器,所述棋盘育种器具有多个能容纳种子且按行列矩阵布置的通孔,且每个通孔对应唯一坐标;设于各个通孔内的线性电磁铁,且线性电磁铁具有能竖直升降的铁芯顶杆;设于各个通孔内的光输出单元,且通孔为光输出单元的光路通道;设于通孔上方,且与通孔一一对应的光接收单元,且光接收单元通过对透过种子的光信号进行采集接收;以及控制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棋盘坐标-无接触-电磁阵列”架构,把传统人工逐粒挑种升级为行列寻址的电控顶升,使每粒种子拥有唯一(x,y)坐标,显著提高了育种筛选效率和处理上限,同时也减少了结构的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育种育苗,具体为一种新型农业育种设备


技术介绍

1、在农业育种领域,传统的水培发芽方式,需人工把整盘种子取出,再挑出发芽个体,操作繁琐且易把未发芽种子一并暴露于空气中,导致整体发芽率下降,即发芽与未发芽种子不能“同步差异化管理”—前者需离开液面、后者仍需浸液。

2、故而,在中国专利授权公开号cn119790968b中公开了一种农业育苗用种子水培发芽培养箱,该培养箱能够通过纯机械结构的方式对单独的每个培育种进行筛选,能够将放置在托板顶部的每个培育种进行区分,将发芽的培育种抬升托至液面线改变了发芽的培育种所处的环境,而还未发芽的培育种则依旧泡在培养液中,避免了直接全部转移,会导致部分还未发芽的培育种也同样完全暴露在空气中,进而使得培育种发芽率降低。

3、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零件多,每粒种子需对应一套“半球孔+升降杆+弧形托架+牵引绳+配重块+推挤块+复位弹簧”,相当于一个微型“机械手”,并且当阵列数量增加时,零件数量也会呈指数级上升,装配、公差、摩擦累积误差都极其难控。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农业育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农业育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棋盘育种器包括能相互组合安装的棋盘基座(1)和棋盘底座(3),且通孔由贯穿开设在棋盘基座(1)内的育苗孔(2)以及开设在棋盘底座(3)内的底孔(7)组成,且所述育苗孔(2)和底孔(7)之间通过嵌设安装在棋盘底座(3)顶部的透明隔环(8)隔开,所述透明隔环(8)的中心开设有穿孔,且所述铁芯顶杆(11)竖直密封滑动安装在穿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农业育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输出单元为设于底孔(7)下方的光源(6),所述光接收单元包括设于棋盘基座(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农业育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农业育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棋盘育种器包括能相互组合安装的棋盘基座(1)和棋盘底座(3),且通孔由贯穿开设在棋盘基座(1)内的育苗孔(2)以及开设在棋盘底座(3)内的底孔(7)组成,且所述育苗孔(2)和底孔(7)之间通过嵌设安装在棋盘底座(3)顶部的透明隔环(8)隔开,所述透明隔环(8)的中心开设有穿孔,且所述铁芯顶杆(11)竖直密封滑动安装在穿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农业育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输出单元为设于底孔(7)下方的光源(6),所述光接收单元包括设于棋盘基座(1)上方的顶板(4),且所述顶板(4)的底部安装有多个按行列矩阵分布,且与通孔逐一对应的光接收器(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农业育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电磁铁还包括安装在底孔(7)内的线圈骨架(9),所述线圈骨架(9)的外圈绕设有铜线绕组(10),所述铁芯顶杆(11)的部分段位于线圈骨架(9)内,且与轴线位置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农业育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穿设在棋盘底座(3)内的多行列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冬鸿张军刘洋朱广宇刘鹏举王伟张琼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怡美米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