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碎料和进行体征监测的喂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84792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碎料和进行体征监测的喂养系统,包括储料装置,用以存储和携带食料至设定的投喂点;送料装置,包括无轴螺旋叶片,用以推动食料在送料通道内行进;碎料装置,包括碎料轴,碎料轴的表面设置有碎料螺旋;称重装置,用以对接收的食料进行称量,并将食料倾倒至接料装置;接料装置,用以将食料输送至食槽内;监测装置,用以监测喂养笼处动物状态和残余食料。通过对喂养系统的调整改进对食料在输送过程中再次破碎处理,保障食料颗粒的均匀度,避免食料在送料装置内残留和卡滞。监测装置能够通过获取图像信息判断动物的生存体征和食料余量,对异常情况进行提醒,可帮助提高喂养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可靠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养殖,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碎料和进行体征监测的喂养系统


技术介绍

1、自动化机械技术不断发展,能够承担的工作内容越来越多,近年来在农牧养殖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

2、在动物养殖过程中,精准的饲料投喂对于保障动物的生长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喂料装置大多采用管道运输输送,存在诸多弊端:价格昂贵,管道不能对饲料进行破碎处理和清理,导致饲料在管道内存在一定的残留量,残留的饲料容易成为变质残渣,生成霉菌、细菌等,对整个输送管道造成污染,诱发动物疾病,危害动物身体健康。同时,现有喂料设备的饲料投放精度小,容易出现投放量不足或投放过量的情况,造成喂养不足或造成饲料的浪费,增加整体成本,同时也存在多余饲料被污染,给场地清洁增加了压力。

3、另外,现在的自动化养殖存在监测缺口。由于饲养规模大,养殖人员难以关注到所有动物的健康状况,如流产、幼崽掉落等。对这种情况的发现往往不够及时,导致动物得不到及时的救治,给养殖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4、可见,当前的自动化养殖方案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当进行优化以提高自动化养殖过程中饲料投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碎料和进行体征监测的喂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碎料和进行体征监测的喂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储小车(2)上设置有第一支架(201),第一支架(201)上设置储料斗(202),储料斗(202)通过出料管道与送料装置(7)连通配合;存储小车(2)上还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的送料装置(7)、碎料装置、称重装置和监测装置均连接配合至第二支架并随小车同步移动行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碎料和进行体征监测的喂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料通道包括相互扣合的下部管体(704)和上部管体(705),上部管体(705)和下部管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碎料和进行体征监测的喂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碎料和进行体征监测的喂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储小车(2)上设置有第一支架(201),第一支架(201)上设置储料斗(202),储料斗(202)通过出料管道与送料装置(7)连通配合;存储小车(2)上还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的送料装置(7)、碎料装置、称重装置和监测装置均连接配合至第二支架并随小车同步移动行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碎料和进行体征监测的喂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料通道包括相互扣合的下部管体(704)和上部管体(705),上部管体(705)和下部管体(704)扣合后形成圆形的送料通道,所述的无轴螺旋叶片(701)设置于送料通道内;所述的下料点包括设置于下部管体(704)的下料口(706)。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自动碎料和进行体征监测的喂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轴螺旋叶片(701)的端部配合连接有同步轮(1003),同步轮(1003)由第一驱动部件(10)连接驱动,当第一驱动部件(10)启动时带动同步轮(1003)转动,无轴螺旋叶片(701)同步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碎料和进行体征监测的喂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碎料轴(702)的端部连接有第二驱动部件(11),第二驱动部件(11)带动碎料轴(702)转动,碎料轴(702)与无轴螺旋叶片(701)同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曼瑞王炳钦钱昀泽杨彦兵刘茂许盛凯王晨宇梁上川廖荣鑫毛洁盛雅雯郭若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