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上承式拱桥一次性浇筑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对于中小型跨径的拱桥施工,即两个拱脚之间的距离通常在20米到40米之间的拱桥,主要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乡村公路及小型河流的跨越工程中。为了确保施工过程中更好地控制结构的变形和受力状态,该类拱桥的拱圈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通常采用分段式浇筑施工。
2、但是实际施工中发现分段浇筑施工存在以下问题:
3、1、工期太长,一方面分段浇筑需要进行多次搭模和拆模,另一方面每一段浇筑完成后都需要进行单独的养护,待其达到预设强度后才能进行下一段区域的浇筑,每一段混凝土养护周期在7-28天不等;
4、2、工序复杂,一方面:由于拱圈在浇筑前需要在拱圈主体上绑扎大量密集的钢筋,以与混凝土形成钢筋混凝土,因此在关模时需要在模板上提前加工出与钢筋数量、位置一一对应的钢筋孔,该加工工序不仅繁琐,同时对加工精度要求极高,需要高度对应现场绑扎的钢筋位置情况进行加工。 另一方面:在浇筑下一段混凝土之前,还需要对上一段已经固化成型的混凝土端面进行凿毛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上承式拱桥一次性浇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上承式拱桥一次性浇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带钢底模沿拱桥横向上的钢板和木质模板长度一致,且两者错位安装,错位安装长度为5-10cm,在铺设时,上一段带钢底模的木质模板铺设在下一段带钢底模的钢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上承式拱桥一次性浇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侧模压紧机构包括固定在钢板上的滑轨和滑动在滑轨上的压紧板,滑轨方向与木质模板垂直设置,钢板上设有用于锁定压紧板的锁止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上承式拱桥一次性浇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上承式拱桥一次性浇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带钢底模沿拱桥横向上的钢板和木质模板长度一致,且两者错位安装,错位安装长度为5-10cm,在铺设时,上一段带钢底模的木质模板铺设在下一段带钢底模的钢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上承式拱桥一次性浇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侧模压紧机构包括固定在钢板上的滑轨和滑动在滑轨上的压紧板,滑轨方向与木质模板垂直设置,钢板上设有用于锁定压紧板的锁止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上承式拱桥一次性浇筑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靠近木质模板一侧设有滑动固定结构,该滑动固定结构为滑动通道,该滑动通道朝向木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策,黄健,黎勇,徐春明,王聪,蹇泽鑫,武兴乐,任悦,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八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