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体轴间外壳及中桥减速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83733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体轴间外壳及中桥减速器总成,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连体轴间外壳包括中空的圆筒状本体,圆筒状本体的上端向内缩径形成轴承座,轴承座的内侧壁下端设置有用于压装轴承的限位环槽,轴承座的内侧壁上端设置有用于压装油封的限位凸环。本技术降低了结合面渗油和螺栓松动的风险,减低了减速器总成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来讲是一种连体轴间外壳及中桥减速器总成


技术介绍

1、传统中桥减速器总成中的轴间差速器总成的外壳由油封座与轴间外壳体通过螺栓连接,其为分体式结构,安装方式为:

2、1.先压将油封压装到油封座;

3、2.再将轴承外环压装到轴间外壳;

4、3.将轴承内芯压装到轴承差速器上;

5、4.将油封座与轴间外壳连接到一起,结合面涂胶装配防止渗油,通过螺栓连接到一起;

6、5.将轴承差速器放在轴间外壳下面,再将o型圈套在突缘压装到轴承差速器上,用盖板压在突缘上,用螺栓连接上去防止松退。

7、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首先油封座与轴间外壳体需要单独加工后再装配,由于是单个部件的单独加工,加工后的装配也会出现行为公差,所以装配过程中还需要涂胶装配,同时装配麻烦,结合面容易出现渗油,螺栓连接需要增加螺栓部件和工艺,较为麻烦。

8、另外,为了保证其强度,材质采用qt450-10铸造而成,不仅产品重,而且油封座与轴间外壳体两个部件的单独加工就必须单独预留加工余量,单独加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体轴间外壳,包括中空的圆筒状本体(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本体(101)的上端向内缩径形成轴承座(102),所述轴承座(102)的内侧壁下端设置有用于压装轴承的限位环槽(112),轴承座(102)的内侧壁上端设置有用于压装油封的限位凸环(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轴间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本体(101)和轴承座(102)为铸造为一体式结构,且均由QT500-7球墨铸铁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轴间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本体(101)的下端向外弯折形成翻边(104),且翻边(104)开设有若干连接孔(1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体轴间外壳,包括中空的圆筒状本体(10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本体(101)的上端向内缩径形成轴承座(102),所述轴承座(102)的内侧壁下端设置有用于压装轴承的限位环槽(112),轴承座(102)的内侧壁上端设置有用于压装油封的限位凸环(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轴间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本体(101)和轴承座(102)为铸造为一体式结构,且均由qt500-7球墨铸铁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轴间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本体(101)的下端向外弯折形成翻边(104),且翻边(104)开设有若干连接孔(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体轴间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本体(101)的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凸台(105),且第一凸台(105)的上端开设有第一通孔(1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体轴间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状本体(101)的外侧壁设置有与第一凸台(105)相对的第二凸台(107),且第一凸台(105)高于第二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彭先勇陈世均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和德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