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强化脱氮除磷的双污泥回流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其中氮、磷污染尤为突出,这不仅关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态环境。为此,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污水处理设备,例如公告号为cn218058731u和cn214653942u的污水处理设备,此类污水处理设备是基于a2o工艺生产的,a2o工艺结合了a/o(anoxic-oxic)生物脱氮和a2/o(anaerobic-oxic)生物除磷的特点,具备同步脱氮除磷的功能,但此类污水处理设备在使用时存在,污水中老化污泥或进水中的粘性杂质易覆盖在好氧池中的生物填料上,随着覆盖污泥量的增加,好氧菌群与污水接触受限,使得污水处理效率大幅度降低,需定期对生物填料上的老化污泥、粘附的杂质进行清除,处理难度大;
2、并且,a2o污水处理工艺中脱氮除磷涉及硝化反硝化、吸磷释磷等多个生化反应,每个反应对环境条件、基质类型、微生物组成要求不同。厌氧池聚磷菌和缺氧池反硝化细菌属于短泥龄微生物,短泥龄有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化脱氮除磷的双污泥回流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原水池(1)、污水提升泵(2)、水流管道组配件系统(3)、污水处理组合单元、第一级固液分离区(27)、第二级固液分离区(28)、污泥回流、排放单元(4)、配套系列检测仪器、出水管以及设备间PLC控制器模块组件,污水经进水管流入原水池(1),污水提升泵(2)设在原水池(1)内,污水提升泵(2)和水流管道组配件系统(3)将原水池(1)内的污水提升后分段进入污水处理组合单元,处理后的污水最终经第二级固液分离区(28)澄清,消毒达标后经出水管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脱氮除磷的双污泥回流污水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脱氮除磷的双污泥回流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进水管、原水池(1)、污水提升泵(2)、水流管道组配件系统(3)、污水处理组合单元、第一级固液分离区(27)、第二级固液分离区(28)、污泥回流、排放单元(4)、配套系列检测仪器、出水管以及设备间plc控制器模块组件,污水经进水管流入原水池(1),污水提升泵(2)设在原水池(1)内,污水提升泵(2)和水流管道组配件系统(3)将原水池(1)内的污水提升后分段进入污水处理组合单元,处理后的污水最终经第二级固液分离区(28)澄清,消毒达标后经出水管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脱氮除磷的双污泥回流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组合单元还包括有预脱硝池(10)、厌氧池(11)、第一级好氧池(7)、第一级固液分离区(27)、缺氧池(12)、第二级好氧池(13)、第二级固液分离区(28),其中,所述预脱硝池(10)、厌氧池(11)、第一级好氧池(7)、第一级固液分离区(27)、缺氧池(12)、第二级好氧池(13)、第二级固液分离区(28)、设备间在整个污水处理装置上从前到后依次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化脱氮除磷的双污泥回流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排放单元(4)有第一级固液分离区污泥回流管组、第一级固液分离区污泥排放管组、第一级固液分离区回流污泥内碳源管组、第二级固液分离区污泥回流管组和第二级固液分离区污泥排放管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化脱氮除磷的双污泥回流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装置(9)有气缸组件(14)、滑动支撑框(15)、光滑内穿杆(16)、支撑板和牛筋缓冲垫(17),支撑板装在第一级好氧池(7)左右两侧的边沿上,光滑内穿杆(16)的两端装在支撑板上,滑动支撑框(15)装在光滑内穿杆(16)上,滑动支撑框(15)的一端与气缸组件(14)连接,滑动支撑框(15)的另一端上装有牛筋缓冲垫(17),气缸组件(14)能推动滑动支撑框(15)在光滑内穿杆(16)上横行左右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强化脱氮除磷的双污泥回流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支撑框(15)上有横梁(18),挂布式生物载体件(8)能够为线形挂件式生物载体件或软质挂布式生物载体件,挂布式生物载体件(8)纵向垂直挂装在滑动支撑框(15)的横梁(18)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强化脱氮除磷的双污泥回流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支撑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帮武,姚宁波,黄青飞,吉旭斐,周凯,谭明,张孝伟,侯红勋,朱明明,胡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舜禹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