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装置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78783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20
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装置及用电装置。电池单体包括壳体、端盖、电极组件、泄压机构、限位件和第一绝缘件。壳体具有开口,壳体包括第一壁部,第一壁部设置有泄压孔,第一壁部具有面向壳体内部的第一表面。端盖封闭开口。电极组件容纳于壳体内。泄压机构至少部分容纳于泄压孔内。限位件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壁部的内侧并朝面向电极组件的方向凸出于第一表面,泄压机构抵靠于限位件。第一绝缘件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表面和电极组件之间,第一绝缘件设有避让部,避让部容纳限位件的至少部分。第一绝缘件可抵靠或支撑电极组件,减小限位件对电极组件的应力,提升电池单体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装置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池在新能源领域应用甚广,例如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新趋势。电池技术的发展要同时考虑多方面的设计因素,例如,能量密度、放电容量、充放电倍率等性能参数。另外,还需要考虑电池的可靠性。然而,目前电池的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装置及用电装置,其旨在改善相关技术中电池的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包括壳体、端盖、电极组件、泄压机构、限位件和第一绝缘件,所述具有开口,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壁部,所述第一壁部设置有泄压孔,所述第一壁部具有面向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表面;所述端盖封闭所述开口;所述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泄压机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泄压孔内;所述限位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壁部的内侧,并朝面向所述电极组件的方向凸出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泄压机构抵靠于所述限位件;所述第一绝缘件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完全容纳于所述避让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具有面向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二表面,所述限位件具有面向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三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具有面向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二表面,所述限位件具有面向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件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单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完全容纳于所述避让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具有面向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二表面,所述限位件具有面向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三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具有面向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二表面,所述限位件具有面向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件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绝缘部和所述第二绝缘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绝缘部和所述第二绝缘部间隔的空间形成所述避让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壁部的厚度方向相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件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壁部,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壁设置有第一泄压区,所述第一泄压区被配置为在所述电池单体泄压时至少部分打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上设置有第一薄弱结构,所述第一薄弱结构围设于所述第一泄压区的周围,所述第一薄弱结构被配置为在所述电池单体泄压时被破坏,以打开所述第一泄压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具有开口,所述壳体包括多个侧壁,多个所述侧壁沿所述开口的周向设置,多个所述侧壁包括第一壁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面为斜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壁部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绝缘件具有面向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引导面相连,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引导面所呈角度为a,满足:130°≤a≤170°,可选地,140°≤a≤160°。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面为弧面。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壳体的两端均形成有所述开口,所述端盖与所述开口一一对应,所述第一绝缘件相对的两个端部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引导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包括分体设置的第一绝缘部和第二绝缘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绝缘部和所述第二绝缘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绝缘部和所述第二绝缘部间隔的空间形成所述避让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主体部和极耳,所述极耳凸出于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壁部沿所述第一壁部的厚度方向支撑所述主体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包括第二绝缘件,所述第二绝缘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主体部之间,所述第一流道形成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件包括绝缘板,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主体部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板,所述第一流道形成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绝缘板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件包括包覆所述主体部的绝缘膜,所述绝缘膜包括位于第一绝缘件和主体部之间的第三绝缘部,所述第一流道形成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第三绝缘部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件包括绝缘板,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主体部之间设置有所述绝缘板,所述绝缘膜包覆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绝缘板。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板的厚度大于绝缘膜的厚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具有开口,所述壳体包括多个侧壁,多个所述侧壁沿所述开口的周向设置,多个所述侧壁包括第一壁部;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件包括两个所述绝缘板,沿所述第一壁部的厚度方向,两个所述绝缘板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部的两侧。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之间,以在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之间形成第一流道。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多个支撑块,多个所述支撑块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所述第二绝缘件之间。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端具有开口,所述壳体包括多个侧壁,多个所述侧壁沿所述开口的周向设置,多个所述侧壁包括第一壁部;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引导面为斜面。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表面与所述第三引导面所呈角度为b,满足:130°≤b≤170°,可选地,140°≤b≤160°。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引导面为弧面。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每个所述支撑块面向所述开口的端部均设置有所述第三引导面。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壳体的两端均形成有所述开口,两个所述开口分别为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多个所述支撑块中最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支撑块和最靠近所述第二开口的支撑块均为所述第一支撑块。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每个所述支撑块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部均形成有所述第三引导面。

32.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连接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和/或所述第二绝缘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圣旺黄绍斌叶钢平郭志君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