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差速器的一体式电机结构。
技术介绍
1、在新能源汽车、电动商用车等领域,电机是极其关键的驱动部件。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配合车辆转向,通常会将电机与差速器配合使用。传统的差速器主要由左右半轴齿轮、两个行星齿轮、齿轮架以及多个传动轴组成,电机的动力经传动轴进入差速器,直接驱动齿轮架,再由行星齿轮带动左、右两条半轴,分别驱动左、右车轮转动。
2、由于电机和差速器本身的体积就较大,二者会占用较大的车体空间,因此如何缩小二者的体积是行业内需要面对的问题。但电机的动力与其体积基本成正比,在确保动力达标的情况下,其体积无法进一步缩小,因而只能通过合理设置二者的结构布局来解决空间占用的问题。
3、为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如专利cn112356663a所公开的一种差速器与直驱电机一体的后桥总成,其转子轴为中空结构,差速器外设有差速器电机壳体,差速器电机壳体包括左差速器壳和右差速器壳,左差速齿轮安装在左差速器壳内,右差速齿轮安装在右差速器壳内,左差速器壳和右差速器壳均与转子中空轴紧配合或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成差速器的一体式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体、前端盖、后端盖、第一主轴、第二主轴、转子、定子、差速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所述前端盖和后端面分别固定设置在电机壳体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沿电机壳体中轴线设置,所述转子同轴且固定设置在第一主轴外侧,所述定子固定设置在电机壳体内壁且位于转子外侧,所述电机壳体前侧和前端盖后侧均设有向外凸起的差速器壳体,所述第一主轴从后端盖后侧伸出,所述第二主轴从前端盖前侧伸出,所述差速轴设置差速器壳体内且与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相平行,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第一主轴前端,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第二主轴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差速器的一体式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壳体、前端盖、后端盖、第一主轴、第二主轴、转子、定子、差速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所述前端盖和后端面分别固定设置在电机壳体的前后两侧,所述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沿电机壳体中轴线设置,所述转子同轴且固定设置在第一主轴外侧,所述定子固定设置在电机壳体内壁且位于转子外侧,所述电机壳体前侧和前端盖后侧均设有向外凸起的差速器壳体,所述第一主轴从后端盖后侧伸出,所述第二主轴从前端盖前侧伸出,所述差速轴设置差速器壳体内且与第一主轴和第二主轴相平行,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第一主轴前端,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第二主轴上,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间隔设置在差速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差速器的一体式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壳体内部设有旋转支架,所述第二主轴与旋转支架内侧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差速器的一体式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轴前端设有凹槽,所述第二主轴后端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转动设置在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差速器的一体式电机结构,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学鑫,王成,黄海成,
申请(专利权)人:葛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