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加工与电力电子器件制造,尤其涉及一种可强化电容器壳体的真空注塑工艺及装置。
技术介绍
1、电容器壳体作为电力电子设备的关键结构组件,承担着保护内部电极结构、提供机械支撑和实现电气绝缘的重要功能。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向高电压、大功率和小型化方向发展,对电容器壳体的综合性能要求日益严苛。传统的电容器壳体主要采用普通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制造,虽然具备基本的绝缘性能和成型工艺性,但在机械强度、耐冲击性能和散热能力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特别是在高压大功率应用场景中,传统材料制备的壳体容易出现开裂、局部放电和热积累等问题,严重影响电容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成为制约高端电容器技术发展的重要瓶颈。
2、现有的电容器壳体制造工艺主要包括压制成型、传递模塑和注射成型等方法,这些传统工艺在材料分散均匀性、成型精度和缺陷控制方面均存在技术局限。压制成型工艺虽然设备简单,但难以实现复杂形状的精密成型,且容易产生分层和气泡缺陷。传递模塑工艺的材料利用率低,成型周期长,难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效率要求。常规注射成型虽然效率较高,但对于高粘度的热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强化电容器壳体的真空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强化电容器壳体的真空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磁场发生器(2)产生的梯度磁场处理的磁场强度为0.5T,处理时间为30-60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强化电容器壳体的真空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器(10)进行红外辐射加热的温度范围为80-120℃,加热时间为3-5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强化电容器壳体的真空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通过电推杆(23)、杠杆(25)、横架(22)、环座(21)、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强化电容器壳体的真空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强化电容器壳体的真空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磁场发生器(2)产生的梯度磁场处理的磁场强度为0.5t,处理时间为30-60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强化电容器壳体的真空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器(10)进行红外辐射加热的温度范围为80-120℃,加热时间为3-5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强化电容器壳体的真空注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通过电推杆(23)、杠杆(25)、横架(22)、环座(21)、顶柱(20)和导柱(19)组成的联合振动组件产生,振动频率为50-100hz,振动幅度为0.1-0.5mm,通过顶柱(20)与导柱(19)的高频碰撞形成共振效应,破坏树脂内部气泡界面张力。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用于可强化电容器壳体的真空注塑工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仓(1),所述原料仓(1)顶部设有梯度磁场发生器(2),所述原料仓(1)侧壁设有多个超声波发生器(3),所述原料仓(1)的输出端设有模具(7),所述模具(7)外部套设有防护罩(6),所述原料仓(1)端部还设有制冷器(4),所述防护罩(6)底部同轴设有花键杆(12),所述花键杆(12)下部滑动套设有花键套管(13),所述花键套管(13)外周面转动套设有工作台(5),所述花键杆(12)上部外周面套设有连接架(18),所述连接架(18)两端底部均竖向设有导柱(19),所述工作台(5)顶部开设有环槽(17),所述导柱(19)均滑动嵌设于环槽(17)内部,所述工作台(5)底部设有用于控制模具(7)振动的联合振动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军,殷少帅,陈爽,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海美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