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结构地板型材的制备方法及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46577276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室内地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复合结构的地板型材制备工艺及相应产品。本方案通过共挤发泡形成具有多层结构的中间体,再使用辊筒冷却将中间体进行预定型,最后通过多次辊压,得到包含多层结构的复合地板。本方案通过优化工艺来提升多层结构的壁厚均匀性;本方法所制备的产品为轻质多层结构复合地板,各结构层之间均质性好,能够紧密压合,使用寿命长;板材的密度低,降低了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室内地板,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地板型材制备工艺及相应产品。


技术介绍

1、在室内地板领域,为了在保证力学强度的前提下减轻密度、降低运输成本,地板型材通常采用实心材料与发泡材料组成的复合结构。相比于单层实心材料与单层发泡材料压合形成的简单双层型材,由两层实心皮层上下包夹发泡芯层形成的三层型材具有刚性更强、抗冲击性能好、适用于大面积铺设的优势,但同时也具有更高的工艺难度。例如,专利cn112895380 a提出了一种结构为上下表层包夹发泡芯层的共挤木塑发泡板,该专利通过如下工艺使实心材料和发泡材料进行结合:熔融态的发泡芯层原料在挤出作用下进入共挤发泡模具的挤出段,并依次通过膨胀段,共挤段和冷却段,熔融态的发泡芯层原料在膨胀段的发泡腔内发泡并填满整个腔体形成发泡芯层,多余的气体从排气口排出,然后进入复合腔,熔融态的表层原料从进料口同步挤入复合腔内,与发泡芯层共挤复合,在发泡芯层的周边形成表层,表层包裹发泡芯层,经过共挤复合的半成品送入冷却腔内,通过冷水强制冷却定型,最后经牵引机牵引传送至操作台锯切,成型得到共挤木塑发泡板。该方案采用共挤的方式使多层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层结构地板型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所述中间体至少通过两次所述冷却辊筒辊压,且第二次辊压的压区间距大于第一次辊压的压区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所述冷却辊筒的直径与所述中间体进入所述压区后的厚度压缩值之间的比例为1000:1~200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所述预定型体至少通过两次辊筒辊压进行塑形,且第二次辊压的压区间距大于第一次辊压的压区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结构地板型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所述中间体至少通过两次所述冷却辊筒辊压,且第二次辊压的压区间距大于第一次辊压的压区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所述冷却辊筒的直径与所述中间体进入所述压区后的厚度压缩值之间的比例为1000:1~200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所述预定型体至少通过两次辊筒辊压进行塑形,且第二次辊压的压区间距大于第一次辊压的压区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所述预定型体完成塑形后,至少通过两次辊筒辊压进行定型,并在第一次辊压时将装饰层、耐磨层、uv层中的至少一种压合至所述预定型体上表层的表面;第二次辊压的压区间距大于第一次辊压的压区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层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道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森泰木塑科技地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