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77265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9
本申请属于雾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吸嘴组件、雾化组件、密封组件和气流通道,所述雾化组件形成雾化气体;所述密封组件设置在所述吸嘴组件和所述雾化组件之间;所述气流通道贯穿所述雾化组件、密封组件和吸嘴组件,使所述雾化组件形成的雾化气体流至所述吸嘴组件;其中,所述密封组件在远离所述雾化组件的一面上设置有微槽结构,所述微槽可通过毛细作用力吸收所述气流通道中的大颗粒液珠和/或未完全雾化的气溶胶基质。本申请针对密封组件进行改变,在密封组件上形成能吸收所述气流通道中的大颗粒液珠和/或未完全雾化的气溶胶基质的微槽结构,不需要另外设置吸油棉,解决抽吸漏液的同时减少零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雾化,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


技术介绍

1、现有的雾化器主要包括吸嘴组件、雾化组件、密封组件和气流通道等等,雾化组件通常包括雾化套和收容于雾化套内的雾化芯,雾化套存储雾化液,雾化芯通电后发热,将气溶胶基质加热成可供用户抽吸的气溶胶,加热时未完全雾化的气溶胶基质,在抽吸的过程中,随着抽吸口数的增加,气流通道的侧壁上会产生一些凝结的液滴或液面,产生的液滴很容易随着后续抽吸而带出。

2、为了解决抽吸漏液问题,目前通用技术方案是使用吸液棉来吸收抽吸时候随气流带出的冷凝液珠,从而减少大颗粒水珠被带入口中而造成抽吸到液体,该方法因为增加了零部件,增加了组装工序,从而制造成本增加,并且因为需要组装该吸液棉,需要牺牲一定的空间,从而结构件需要精细设计让出空间,从而结构件强度减弱,稳定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在解决抽吸漏液的同时减少零部件。

2、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雾化器,所述雾化器包括吸嘴组件、雾化组件、密封组件和气流通道,所述雾化组件形成雾化气体;所述密封组件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和沉槽,所述气流通道穿过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沉槽连通,所述第二密封部环绕所述沉槽设置,所述第一密封部设置在所述沉槽的下方,所述沉槽内设置有多个凸条,以形成所述微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气流通道的出气方向上,相邻所述凸条之间形成的微槽结构的高度为h,其中,0<h≤2.5mm,所述凸条的顶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密封部的顶部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凸条之间的间距为所述微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和沉槽,所述气流通道穿过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沉槽连通,所述第二密封部环绕所述沉槽设置,所述第一密封部设置在所述沉槽的下方,所述沉槽内设置有多个凸条,以形成所述微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气流通道的出气方向上,相邻所述凸条之间形成的微槽结构的高度为h,其中,0<h≤2.5mm,所述凸条的顶部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密封部的顶部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凸条之间的间距为所述微槽结构的宽度,所述微槽结构的宽度为s,其中,0.3mm≤s≤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和沉槽,所述气流通道穿过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沉槽连通,所述沉槽包括长轴和短轴,沿短轴方向上,所述沉槽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内的凸条呈鱼刺状分布,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基克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