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除氧水箱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76911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9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除氧水箱,包括底座、水箱,所述水箱顶部留有入水口、出气口,中间留有人孔,底部留有出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外分别安装有三通阀、四通阀,所述三通阀、四通阀、水箱、水泵之间通过输水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三通阀的另一端为补水口,所述入水口内安装有洒水喷头,所述水箱内壁上留有相互垂直且相通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上安装有淋水筛板,所述淋水筛板位于所述洒水喷头正下方,所述淋水筛板上留有通孔,所述淋水筛板下安装有蒸汽环管,所述蒸汽环管上均匀分布有蒸汽喷头,所述水箱内壁安装有水位报警器、氧气含量监测传感器,本技术整体结构更加简单,操作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除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除氧水箱


技术介绍

1、本新型参考专利201621461303.4一种热力和化学联合除氧水箱,申请日20161229,并进行了改进。

2、未经脱氧处理的水中总溶解着一部分氧气,含氧的水进入供热系统后,水中溶解的氧气在沸腾状态下会严重腐蚀供热系统的金属,从而降低锅炉的使用寿命,为了延长锅炉的使用寿命,必须在给水进入锅炉前进行脱氧处理,一般采用化学药剂与热力除氧,由于化学药剂容易产生残留,故多采用热力除氧,通过蒸汽加热给水至沸腾状态,水面以上蒸汽分压力增加,气体分压力降低,溶解于水中的氧气逸出,达到除氧的目的,该专利进行除氧时有些不足,水从水箱顶部淋下时,水滴与蒸汽只能进行小面积的接触,加热效果较差,供热系统进行除氧作业时,单次需要除氧的液体体积过大,而水箱液体下的蒸汽进口环管短时间内无法达到加热效果,耗费时间过长,水沸腾后蒸汽携带氧气直接排入空气中,未进行回收。

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得到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除氧水箱。


<p>技术实现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除氧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水箱,所述水箱通过所述底座进行固定,所述水箱采用多段焊接而成,所述水箱顶部留有入水口、出气口,所述水箱中间留有人孔,所述水箱底部留有出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外分别安装有三通阀、四通阀,所述三通阀、四通阀、水箱、水泵之间通过输水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三通阀的另一端为补水口,所述入水口内安装有洒水喷头,所述水箱内壁上留有相互垂直且相通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上安装有淋水筛板,所述淋水筛板位于所述洒水喷头正下方,所述淋水筛板上留有通孔,所述淋水筛板下安装有蒸汽环管,所述蒸汽环管上均匀分布有蒸汽喷头,所述水箱内壁安装有水位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除氧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水箱,所述水箱通过所述底座进行固定,所述水箱采用多段焊接而成,所述水箱顶部留有入水口、出气口,所述水箱中间留有人孔,所述水箱底部留有出水口,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出水口外分别安装有三通阀、四通阀,所述三通阀、四通阀、水箱、水泵之间通过输水管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三通阀的另一端为补水口,所述入水口内安装有洒水喷头,所述水箱内壁上留有相互垂直且相通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上安装有淋水筛板,所述淋水筛板位于所述洒水喷头正下方,所述淋水筛板上留有通孔,所述淋水筛板下安装有蒸汽环管,所述蒸汽环管上均匀分布有蒸汽喷头,所述水箱内壁安装有水位报警器、氧气含量监测传感器,所述氧气含量监测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氧气含量监测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除氧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水筛板为圆形且对称设有把手,所述把手之间的直径与所述第二凹槽的直径一致,所述淋水筛板的直径与水箱内径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除氧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水筛板在竖直方向上等距离安装日相邻两组淋水筛板上的所述通孔交错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供热系统的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培琪牛秀荣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瑞达恒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