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DNN和LSTM模型在智能建筑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76696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合DNN和LSTM模型在智能建筑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及系统,涉及智能建筑控制与人工智能融合技术领域,包括基于BIM模型构建空间数字孪生体系,提取建筑物理结构和设备布设关系,采用多维度输入信息,构建面向智能控制的空间静态参数编码;构建IoT中台驱动的多源异构感知通道,融合动态环境信息和空间静态参数编码,采用固定时间间隔和统一时间戳机制,构造多维时间序列输入;构建LSTM、Attention和DNN异构融合的多层神经推理网络,融合时序建模和特征映射能力,构建建筑信息和多设备联动的数据闭环架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实现空间结构与时序数据的融合建模,提升智能建筑多设备联动控制精度与自适应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建筑控制与人工智能融合,具体为一种结合dnn和lstm模型在智能建筑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智能建筑理念的不断深化和“好房子”高品质居住标准的持续提升,基于信息技术、传感系统、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构建的建筑环境控制系统正逐步成为智能化建筑的基础设施之一。特别是在楼宇空调、新风、照明、遮阳、地暖等多个子系统联动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精细化、联动化、预测性的自动控制,已经成为当前智慧建筑发展的关键问题。然而,当前智能建筑控制系统在结构建模、数据融合、特征提取与动态决策方面仍面临显著的技术短板。

2、首先,现有技术中建筑空间信息普遍缺乏结构化表达,虽部分项目中引入bim模型用于施工阶段辅助设计与协同管理,但在建筑运行阶段,该bim模型往往未与物联网控制系统有效联动,未能构建建筑空间结构与环境控制之间的实时响应关系。尤其在建筑设备布设、空间属性、朝向等静态信息方面,缺少可量化的编码机制用于支撑算法模型输入,这导致ai控制系统往往难以理解空间布局与设备联动之间的上下文结构。

3、其次,物联网数据层面虽然已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合DNN和LSTM模型在智能建筑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DNN和LSTM模型在智能建筑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BIM模型构建空间数字孪生体系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合DNN和LSTM模型在智能建筑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面向智能控制的空间静态参数编码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合DNN和LSTM模型在智能建筑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层的空间维度向量包括,

5.如权利要求1、2或4任一项所述的结合DNN和L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dnn和lstm模型在智能建筑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dnn和lstm模型在智能建筑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bim模型构建空间数字孪生体系包括,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合dnn和lstm模型在智能建筑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面向智能控制的空间静态参数编码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合dnn和lstm模型在智能建筑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层的空间维度向量包括,

5.如权利要求1、2或4任一项所述的结合dnn和lstm模型在智能建筑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iot中台驱动的多源异构感知通道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结合dnn和lstm模型在智能建筑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多维时间序列输入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合dnn和lstm模型在智能建筑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lstm、attention和dn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阳王正勇汪丛军张彪张乐乐雷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岩数字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