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观景桥,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沉浸体验优化的多维交互式观景桥。
技术介绍
1、景观桥作为城市绿化景观与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承担着一定的通行功能。然而,在水位上涨或发生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情况下,桥面可能被淹没或存在安全隐患,若不及时管控,极易引发行人、车辆误入事故,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2、目前,普遍采用人工方式对桥头设置警示标志、围栏或临时障碍物,限制人员和车辆通行,以保障使用安全。
3、但人工设置阻碍的方式存在诸多不足:一是响应速度慢,需等待管理人员到场操作,无法及时应对突发情况;二是依赖人工,管理成本高、效率低;三是缺乏自动化手段,难以实现远程或智能控制;四是部分使用区域较偏远或夜间突发状况下,存在布设不到位或被忽视的问题,安全风险仍然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基于沉浸体验优化的多维交互式观景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2、一种基于沉浸体验优化的多维交互式观景桥,包括连接结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沉浸体验优化的多维交互式观景桥,其特征是,包括连接结构、上桥面及下桥面,下桥面顶壁通过连接结构和上桥面底壁连接,上桥面顶壁镶嵌有滑轨,滑轨顶壁开设有滑槽二及传动槽,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两个及以上智能座椅,智能座椅包括底架、背架、坐板及背板,相邻的两个底架活动连接,两个背架固接于底架顶壁,底架底壁固接有两个前脚和两个后脚,坐板底壁转动连接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于底架顶壁,背板和坐板转动连接,背板滑动连接于背架上,后脚下端连接有电动轮和齿板,电动轮活动连接于滑槽二内壁,齿板延伸至传动槽内,齿板上转动连接有直齿轮一,直齿轮一上固接有链轮一,传动槽内壁固接有齿条,背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沉浸体验优化的多维交互式观景桥,其特征是,包括连接结构、上桥面及下桥面,下桥面顶壁通过连接结构和上桥面底壁连接,上桥面顶壁镶嵌有滑轨,滑轨顶壁开设有滑槽二及传动槽,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两个及以上智能座椅,智能座椅包括底架、背架、坐板及背板,相邻的两个底架活动连接,两个背架固接于底架顶壁,底架底壁固接有两个前脚和两个后脚,坐板底壁转动连接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于底架顶壁,背板和坐板转动连接,背板滑动连接于背架上,后脚下端连接有电动轮和齿板,电动轮活动连接于滑槽二内壁,齿板延伸至传动槽内,齿板上转动连接有直齿轮一,直齿轮一上固接有链轮一,传动槽内壁固接有齿条,背架上开设有传动腔,传动腔内壁转动连接有链轮二,链轮二通过链条和链轮一连接,链条上固接有抬升块,抬升块和背板固接,背板内设有靠近传感器和音响系统,底架内设有远程控制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沉浸体验优化的多维交互式观景桥,其特征是,所述传动槽内壁固接有加速器,加速器的输入轴上固接有直齿轮二,加速器的输出轴上固接有转杆,转杆下端延伸至上桥面下方,下桥面顶壁固接有两个立柱,两个立柱上均滑动连接有升降器,两个升降器之间固接有挡杆,其中一个升降器上固接有丝杆螺母,转杆下端固接有滚珠丝杆,滚珠丝杆和丝杆螺母配合,滚珠丝杆下端转动连接于下桥面顶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沉浸体验优化的多维交互式观景桥,其特征是,所述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浩,李雄,张秋桦,黄平志,邹盼,曾华,郑明霞,李新焕,莫敏,张斯明,周林杰,凌宏君,汪进权,吴兆鎔,
申请(专利权)人:金中天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