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金属电池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用电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46574426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8
本申请涉及锂金属电池领域,提供一种锂金属电池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用电设备,至少有利于提高无负极锂金属电池的稳定性。制造方法包括:将正极片、负极集流体以及隔膜进行卷绕处理或者叠片处理后放入壳体,以形成电芯组件;对电芯组件进行第一注液工艺,向电芯组件中注入第一电解液,第一电解液的组分包括:多硫化锂、硝酸锂、锂盐以及余量的非水有机溶剂;对电芯组件进行第一化成工艺;对电芯组件进行第二注液工艺,向电芯组件中注入第二电解液,第二电解液的组分包括:氟代碳酸乙烯酯、锂盐、静电屏蔽添加剂、锚定填充添加剂以及余量的非水有机溶剂;对电芯组件进行第二化成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锂金属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金属电池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电池的能量密度已成为决定技术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传统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从最初的100wh/kg逐步提升至250wh/kg~300wh/kg,但这一进展已接近理论极限,进一步提升面临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锂金属电池应运而生,成为突破能量密度瓶颈的重要技术路径。

2、锂金属电池是以二氧化锰作为正极材料、用金属锂或合金金属作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解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金属负极相比传统石墨负极具有显著优势,锂金属负极的理论比容量高达3860mah/kg,是石墨负极(372mah/kg)的10倍,有利于提高电池电压,且制造工艺简单,有利于减少电极结构复杂性。无负极锂金属电池和传统锂金属负极电池在基本工作原理上实际高度一致,两者都是以锂离子在正负极间往复迁移为基础,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并在负极表面沉积成金属锂,放电时金属锂氧化并返回正极。区别在于无负极锂金属电池中,负极片由集流体构成,进一步简化了电极设计,使能量密度可提升至350wh/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金属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金属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解液中的非水有机溶剂包括醚基溶剂,且醚基溶剂的质量占非水有机溶剂的质量比大于5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金属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解液中的非水有机溶剂包括醚基溶剂和砜基溶剂,且醚基溶剂和砜基溶剂的总质量占非水有机溶剂的质量比大于50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金属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电解液中,醚基溶剂与砜基溶剂的质量比大于或者等于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金属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金属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金属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解液中的非水有机溶剂包括醚基溶剂,且醚基溶剂的质量占非水有机溶剂的质量比大于5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金属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解液中的非水有机溶剂包括醚基溶剂和砜基溶剂,且醚基溶剂和砜基溶剂的总质量占非水有机溶剂的质量比大于50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金属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电解液中,醚基溶剂与砜基溶剂的质量比大于或者等于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金属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金属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倍率为0.01c~0.2c;所述第二充电倍率为0.2c~0.5c;所述第一温度为40℃~50℃;所述第二温度为40℃~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金属电池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填充添加剂选自富勒烯衍生物、有机硅化合物或者碳基纳米材料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婧张鲁华杨子祥石昊天王祥名吴宇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晶科储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