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电池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73820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8
本技术涉及电池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冷电池组结构,包括散热顶板,所述散热顶板的下方设置有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的下方设置有散热底板,所述散热顶板与散热底板的内部均设置有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流器,所述电池组的中部设置有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用于对电池组产生的热量进行导流,所述散热顶板与散热底板的内部均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用于对电池组进行散热。本技术中,解决了结构冷却难以有效覆盖,导致冷却效果在电池间分布不均匀,容易形成局部过热的问题,达到了均匀的散热可以有效降低每个电池单体的工作温度,从而保持电池组输出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组,尤其涉及一种液冷电池组结构


技术介绍

1、电池组是由多个电池单体组成的系统,用于提供高能量密度和大功率输出,以满足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应用需求。在高功率输出时,电池会产生大量热量,而过高的温度会加速电池老化,甚至引发热失控和安全风险。因此,液冷电池组结构通过冷却液循环有效带走热量,确保电池组在适宜温度范围内工作,提升散热效率、温度均匀性和系统安全性。这种结构不仅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还增强了系统在高负荷和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

2、传统的液冷电池组结构通过在电池模块之间安装冷却板,利用冷却液在液冷板通道中的循环流动来带走电池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冷却液由水泵推动,从冷却板一端流入,吸收电池的热量后从另一端流出,再经过散热器冷却后循环回系统。通过这种方式,液冷电池组结构实现了对电池温度的有效控制,防止过热,提升了电池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特别适用于高功率、高密度的应用场景。

3、传统的液冷电池组结构使用时,通过冷却液主要沿冷却板通道流动进行散热,这样设置很难有效覆盖到每一个电池单体的全部表面,导致冷却效果在电池间分布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冷电池组结构,包括散热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顶板(1)的下方设置有电池组(5),所述电池组(5)的下方设置有散热底板(2),所述散热顶板(1)与散热底板(2)的内部均设置有循环管(3),所述循环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流器(4),所述电池组(5)的中部设置有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用于对电池组(5)产生的热量进行导流,所述散热顶板(1)与散热底板(2)的内部均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用于对电池组(5)进行散热,所述散热顶板(1)与散热底板(2)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垫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循环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电池组结构,包括散热顶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顶板(1)的下方设置有电池组(5),所述电池组(5)的下方设置有散热底板(2),所述散热顶板(1)与散热底板(2)的内部均设置有循环管(3),所述循环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分流器(4),所述电池组(5)的中部设置有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用于对电池组(5)产生的热量进行导流,所述散热顶板(1)与散热底板(2)的内部均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用于对电池组(5)进行散热,所述散热顶板(1)与散热底板(2)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垫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冷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循环水仓(8),所述循环水仓(8)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在所述散热顶板(1)与散热底板(2)的外壁,所述散热顶板(1)与散热底板(2)的内部均设置有散热层(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冷电池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5)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座(14),所述支座(14)的外壁设置在所述散热顶板(1)与散热底板(2)的内壁,所述散热板(7)的内部设置有两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平黄伟豪陈泽润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渝鹏新能源汽车检测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