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紫外光固化与湿气固化双重机制的功能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6573674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8
本申请涉及一种结合紫外光固化与湿气固化双重机制的功能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油墨技术领域。本申请的结合紫外光固化与湿气固化双重机制的功能性油墨,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光固化树脂40‑50%、湿气固化树脂20‑25%、复合光引发体系3‑5%、湿气固化催化剂0.5‑1.5%、功能性填料5‑15%、助剂2‑4%。本申请在紫外光强度为1000mW/cm2的条件下,表干时间为3‑5秒;在湿度为60‑80%、温度为15‑25℃的环境下,湿气固化24小时后,固化深度为105‑120μm,解决了单一UV固化阴影区域难以完全固化或单一湿气固化速度慢的问题,且集成了抗菌、导电、耐磨、疏水等多种功能,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油墨,特别是涉及一种结合紫外光固化与湿气固化双重机制的功能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传统油墨在固化方式、固化速度、附着力、耐磨性、功能性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单一固化方式的油墨,如仅靠热固化的油墨,固化速度慢,生产效率低;仅靠光固化的油墨,存在固化深度不足、对某些基材附着力差等问题。

2、普通油墨往往缺乏特殊功能性,难以满足如抗菌、自清洁、防伪等特定场景的需求。在一些对卫生要求极高的食品包装印刷领域,需要油墨具有抗菌性能以保障食品安全;在户外广告印刷中,希望油墨具有自清洁功能,以保持广告画面的持久清晰。

3、uv固化油墨具有固化速度快、能耗低的优点,但存在固化深度有限、阴影区域难以完全固化的问题;热固化油墨虽然能够实现均匀固化,但能耗高、固化时间长,且不适用于热敏基材。此外,单一固化方式的油墨在复杂环境(如高湿度、低温)下性能不稳定,容易出现附着力差、耐磨性不足等问题。

4、现有技术中,公布号为cn 112029339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非邻苯体系uv胶印油墨,其主要通过uv光固化树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合紫外光固化与湿气固化双重机制的功能性油墨,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光固化树脂40-50%、湿气固化树脂20-25%、复合光引发体系3-5%、湿气固化催化剂0.5-1.5%、功能性填料5-15%、助剂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紫外光固化与湿气固化双重机制的功能性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树脂为有机硅氧烷接枝改性的环氧丙烯酸酯或含有氟碳链段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其中所述改性环氧丙烯酸酯为采用有机硅氧烷接枝改性的环氧丙烯酸酯,所述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为含有氟碳链段的聚氨酯丙烯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紫外光固化与湿气固化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合紫外光固化与湿气固化双重机制的功能性油墨,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组分:光固化树脂40-50%、湿气固化树脂20-25%、复合光引发体系3-5%、湿气固化催化剂0.5-1.5%、功能性填料5-15%、助剂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紫外光固化与湿气固化双重机制的功能性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树脂为有机硅氧烷接枝改性的环氧丙烯酸酯或含有氟碳链段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其中所述改性环氧丙烯酸酯为采用有机硅氧烷接枝改性的环氧丙烯酸酯,所述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为含有氟碳链段的聚氨酯丙烯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紫外光固化与湿气固化双重机制的功能性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气固化树脂为含有硅氧烷和异氰酸酯双官能团的树脂;其中硅氧烷(端羟基聚硅氧烷衍生)与异氰酸酯基团(芳香族或脂肪族)的摩尔比为1:(1.2-1.5),所述硅氧烷与异氰酸酯基团的分布间距为2-5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紫外光固化与湿气固化双重机制的功能性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光引发体系由tpo、1173和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甲酯组成,且2-(4-甲基苯甲酰基)-苯甲酸甲酯占比20-3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紫外光固化与湿气固化双重机制的功能性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气固化催化剂为有机锡化合物与季铵盐类催化剂的复配体系;其中所述有机锡化合物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所述季铵盐类催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剑雄史华红宋森川宋化灿夏迎芬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华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