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织面料牵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72519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8
本技术属于面料牵拉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针织面料牵拉装置,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设有牵拉端夹固组件,所述牵拉端夹固组件包括对位外框、紧固内板和横移杆,所述紧固内板活动在所述对位外框内部,两个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均设有组合调整组件,本技术通过牵拉机内侧的牵拉端夹固组件夹持固定织物的牵拉端,将织物定位在牵拉辊前方,操作人员在牵拉机外侧操作牵拉端夹固组件,使得牵拉端夹固组件能够带着织物保持稳定地移动,以牵拉织物快速有效地穿过牵拉辊之间的狭窄空间,牵拉端夹固组件通过活动的调整顶板和对接底板能够改变所处高度、状态与角度,以牵拉织物快速有效地穿过不同位置的牵引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面料牵拉,具体涉及一种针织面料牵拉装置


技术介绍

1、针织面料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针织面料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及里料。针织面料在生产过程中,会使用牵拉机对织物进行牵拉,牵拉织物使针织面料均匀受力,进行牵拉操作前,需要操作人员手动操作织物穿过牵引辊,牵拉辊之间供织物穿过的间隙较窄,同时织物的尺寸较大,无法让操作人员在牵拉机的侧边稳定便利地完成织物的牵拉穿过作业,同时也无法让操作人员灵活地整体调整织物的位置与牵拉方向,以牵拉织物穿过不同位置的牵引辊,影响牵拉效果,影响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针织面料牵拉装置,具有提高织物牵拉效果与作业效率的特点。

2、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架,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设有牵拉端夹固组件,所述牵拉端夹固组件包括对位外框、紧固内板和横移杆,所述紧固内板活动在所述对位外框内部,两个所述固定架的内侧均设有组合调整组件,所述组合调整组件包括调整顶板、螺纹竖杆和对接底板,所述螺纹竖杆通过所述调整顶板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织面料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架(1),两个所述固定架(1)之间设有牵拉端夹固组件(2),所述牵拉端夹固组件(2)包括对位外框(21)、紧固内板(22)和横移杆(23),所述紧固内板(22)活动在所述对位外框(21)内部,两个所述固定架(1)的内侧均设有组合调整组件(3),所述组合调整组件(3)包括调整顶板(31)、螺纹竖杆(32)和对接底板(33),所述螺纹竖杆(32)通过所述调整顶板(31)转动在所述固定架(1)内侧,所述对接底板(33)转动连接在所述螺纹竖杆(32)底端,所述横移杆(2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横移杆(23)插接在对应所述对接底板(33)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织面料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固定架(1),两个所述固定架(1)之间设有牵拉端夹固组件(2),所述牵拉端夹固组件(2)包括对位外框(21)、紧固内板(22)和横移杆(23),所述紧固内板(22)活动在所述对位外框(21)内部,两个所述固定架(1)的内侧均设有组合调整组件(3),所述组合调整组件(3)包括调整顶板(31)、螺纹竖杆(32)和对接底板(33),所述螺纹竖杆(32)通过所述调整顶板(31)转动在所述固定架(1)内侧,所述对接底板(33)转动连接在所述螺纹竖杆(32)底端,所述横移杆(2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横移杆(23)插接在对应所述对接底板(33)内部,所述对位外框(21)通过两个所述横移杆(23)定位在两个所述固定架(1)之间,所述螺纹竖杆(32)螺接在所述调整顶板(31)内部以控制所述牵拉端夹固组件(2)在两个所述固定架(1)之间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面料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位外框(21)顶部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调节螺杆(24),所述紧固内板(22)卡合连接在所述对位外框(21)内部,所述调节螺杆(24)底端与所述紧固内板(22)顶部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少阳蔡俊荣蔡灿荣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晋江市普斯特针织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