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阴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的多方位多头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70903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多方位多头钻装置,上支撑板的底部连接有两个下插斜杆,主动轴转动连接于上支撑板;两个滑块滑动配合于下支撑板,且两个下插斜杆滑动配合于两个滑块,两个从动轴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滑块;主动轴驱动连接于传动组件,传动组件驱动连接于从动轴;夹具连接于下支撑板上,主动轴位于夹具正上方,从动轴位于夹具两侧,夹具包括两个夹杆,上支撑板受外力接近或远离于下支撑板;推拉机构包括连杆组件及垫块,连杆组件连接于下插斜杆,垫块连接于连杆组件的一端,连杆组件拉动垫块以使两个夹杆顶部撑开。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用于具有圆弧面、多方位分布孔位工件的快速钻孔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同时定位更加精准,进而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加工,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多方位多头钻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机械加工行业中,多头钻装置凭借其高效的多孔同时加工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家具制造、汽车零部件生产等领域。

2、然而,现有的多头钻装置存在显著局限性,其钻头的方位调节范围有限,往往只能进行单一平面或固定角度的钻孔作业。当面对具有圆弧面、多方位分布孔位的工件时,传统装置难以精准定位和加工,导致加工效率低下、废品率升高。

3、如图1所示,当需要在这种类型的工件上钻孔,现有的多头钻是没有办法解决的,若使用单钻头逐个钻孔,加工效率低,且废品率高,无法满足大批量加工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多方位多头钻装置,方便用于具有圆弧面、多方位分布孔位工件的快速钻孔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同时定位更加精准,进而保证产品质量,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高效的多方位多头钻装置,包括上支撑板,上支撑板的底部连接有两个下插斜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多方位多头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多方位多头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1)顶部的两端连接有轴承座(8),转轴(9)转动连接于轴承座(8),主动轴(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上支撑板(1);所述主动轴(3)上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0),转轴(9)上连接有从动锥齿轮(11),两个从动锥齿轮(11)啮合于主动锥齿轮(10);所述主动轴(3)的底端、从动轴(5)的相向端呈莫氏锥体状用于安装夹座,夹座用于安装钻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多方位多头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带轮(12)、过渡带轮(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多方位多头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多方位多头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撑板(1)顶部的两端连接有轴承座(8),转轴(9)转动连接于轴承座(8),主动轴(3)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上支撑板(1);所述主动轴(3)上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0),转轴(9)上连接有从动锥齿轮(11),两个从动锥齿轮(11)啮合于主动锥齿轮(10);所述主动轴(3)的底端、从动轴(5)的相向端呈莫氏锥体状用于安装夹座,夹座用于安装钻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多方位多头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带轮(12)、过渡带轮(13)及从动带轮(14),两个主动带轮(12)连接于转轴(9)的两端,两个过渡带轮(13)连接于下插斜杆(2)的底端,两个从动带轮(14)连接于从动轴(5)的端部;所述主动带轮(12)与过渡带轮(13)呈90°交错排布,皮带(15)经过主动带轮(12)、过渡带轮(13)后向上弯折并连接于从动带轮(1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多方位多头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36)上设有滑槽(16),滑块(4)滑动配合于滑槽(16),且下支撑板(36)的两端连接有挡板;所述从动轴(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滑块(4),且下插斜杆(2)上设有避位从动轴(5)的长槽(17)。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多方位多头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插斜杆(2)两个呈八字状分布,滑块(4)上倾斜设置有导向槽,下插斜杆(2)滑动配合于导向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多方位多头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还包括圆盘状的夹具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亚鑫姜海林王亮王建澎崔云涛屈钰昆贺佳宇丁友伟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