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缸体冷却液循环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569959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缸体冷却液循环调节装置,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包括气缸体和清理组件,所述气缸体内部冷却水道的出水端设置有循环泵,所述出水管一的另一端连接有节温器,所述出水管五的另一端连接有散热器,所述清理组件设置于散热器的外部,所述侧板的左侧固定有导向座,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该气缸体冷却液循环调节装置,通过齿轮一、齿轮二啮合传递动力以及同步带与同步带轮一、同步带轮二啮合传递动力,使驱动轴、传动轴二分别进行逆时针和顺时针旋转,进而增加连杆一、连杆二之间夹角,对毛刷板产生横向的支撑力,使毛刷板、静电集尘器对散热器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避免灰尘积累导致散热效果减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具体为一种气缸体冷却液循环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1、气缸体冷却液循环调节装置主要通过控制冷却液的循环路径,确保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在最佳的工作温度范围内。具体来说,该装置利用水泵驱动冷却液在发动机和散热器之间循环,通过节温器根据发动机的实际温度调节冷却液的流向,从而实现快速暖机和有效冷却。

2、现有技术中,散热器长时间使用后表面会粘附较多灰尘影响散热效果以及使用寿命,清理时需要通过人工将散热器拆卸下来,过程较为繁琐。

3、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气缸体冷却液循环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缸体冷却液循环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缸体冷却液循环调节装置,包括气缸体和清理组件,所述气缸体内部冷却水道的出水端设置有循环泵,且循环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一,所述出水管一的另一端连接有节温器,且节温器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二和出水管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缸体冷却液循环调节装置,包括气缸体(1)和清理组件(16),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体(1)内部冷却水道的出水端设置有循环泵(2),且循环泵(2)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一(3),所述出水管一(3)的另一端连接有节温器(4),且节温器(4)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二(5)和出水管五(10),所述出水管五(10)的另一端连接有散热器(11),且散热器(11)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六(12),所述清理组件(16)设置于散热器(11)的外部,且清理组件(16)包括侧板(1601)、导向座(1602)、正反转电机(1603)、驱动轴(1604)、齿轮一(1605)、齿轮二(1606)、传动轴一(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缸体冷却液循环调节装置,包括气缸体(1)和清理组件(16),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体(1)内部冷却水道的出水端设置有循环泵(2),且循环泵(2)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一(3),所述出水管一(3)的另一端连接有节温器(4),且节温器(4)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二(5)和出水管五(10),所述出水管五(10)的另一端连接有散热器(11),且散热器(11)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六(12),所述清理组件(16)设置于散热器(11)的外部,且清理组件(16)包括侧板(1601)、导向座(1602)、正反转电机(1603)、驱动轴(1604)、齿轮一(1605)、齿轮二(1606)、传动轴一(1607)、同步带轮一(1608)、同步带(1609)、同步带轮二(1610)、传动轴二(1611)、连杆一(1612)、连杆二(1613)、毛刷板(1614)和静电集尘器(1615),所述侧板(1601)的左侧固定有导向座(1602),且侧板(1601)的后端上方安装有正反转电机(1603),所述正反转电机(1603)的输出端连接有驱动轴(1604),且驱动轴(1604)的外部套设有齿轮一(1605),所述齿轮一(1605)的外部连接有齿轮二(1606),且齿轮二(1606)的中部穿设有传动轴一(1607),所述传动轴一(1607)的外部套设有同步带轮一(1608),且同步带轮一(1608)的外部通过同步带(1609)连接有同步带轮二(1610),所述同步带轮二(1610)的中部穿设有传动轴二(1611),且驱动轴(1604)和传动轴二(1611)的外部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敏佳杨兴南李森庆文士龙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易达液压气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