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土菌菇培育系统及其培育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569930 阅读: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菌菇培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覆土菌菇培育系统及其培育方法,包括环境管理模块和培育仓;培育仓内设置有若干移动平台,每个移动平台上放置有若干列培育盒,所述培育盒为敞口结构且内设有培养基质,每列培育盒重叠放置;管理模块包括连接培育仓内供气道路的气泵以及连接培育仓内供水道路的供水组件,还包括用于调节培育仓内温度的控温组件,在培育仓以及每个培育盒内都设有与管理模块数据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的实时温度以对每个培育盒内培养基质曝气和供应发酵液控制温度致使培养基质进行至少两次发酵。本发明专利技术系统提供自动化高效的菌菇栽培场所和管理方式,从而节省成本提高产量和规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菌菇培育,具体涉及一一种覆土菌菇培育系统及其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1、菌菇的传统培养技术以自然发酵和人工管理为核心,其过程始于原料的预处理,将秸秆、粪肥等按比例混合后进行堆肥前发酵,通过建堆、翻堆调节温度和湿度,使原料初步腐熟;随后转入后发酵阶段,利用高温进一步杀灭杂菌并促进营养转化,部分流程会在菇房床架上完成最后的熟化发酵;待菌丝长满培养料后,进行覆土操作,通过铺设特定颗粒的土壤并调控温湿度,刺激子实体形成。整个过程依赖露天堆肥场、固定菇房床架等场所,辅以人工翻堆、手动喷淋、经验化控温等手段,完成从原料腐熟到出菇的全流程。

2、现有技术手段,一是依赖人工操作,翻堆过程劳动强度大且均匀性差,易导致发酵不充分或局部过热,影响培养基质量;二是场地固定且空间利用率低,堆肥和发酵需占用大面积露天或室内空间,重叠培养难以实现,土地和空间资源浪费严重;三是环境控制粗放,温度、湿度、透气性等关键参数依赖自然条件或简单设备调节,稳定性差,易受外界气候影响,导致批次产量波动;四是流程分散,发酵、接种、覆土等环节需在不同场所分步进行,衔接效率低,且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覆土菌菇培育系统,用于自动化批量培育菌菇,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模块(2)和培育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土菌菇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组件为空调系统,在培育仓(6)内设置有连接空调系统并用于控制培育仓(6)环境温度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土菌菇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2)还包括气体过滤循环系统,所述气体过滤循环系统通过气泵连接培育仓(6)内的供气道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土菌菇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组件包括储罐、混合罐以及水泵,由混合罐将若干储罐中进入的物料混合后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土菌菇培育系统,用于自动化批量培育菌菇,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模块(2)和培育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土菌菇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组件为空调系统,在培育仓(6)内设置有连接空调系统并用于控制培育仓(6)环境温度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土菌菇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模块(2)还包括气体过滤循环系统,所述气体过滤循环系统通过气泵连接培育仓(6)内的供气道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土菌菇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组件包括储罐、混合罐以及水泵,由混合罐将若干储罐中进入的物料混合后形成液态供给物料通过水泵注入供水道路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土菌菇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仓(6)内设有轨道,所述移动平台(4)通过轨道限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覆土菌菇培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平台(4)上设有水道和气道,所述水道和气道分别具有两个连接端部,相邻移动平台(4)的水道之间、气道之间都通过连接端部的密封插接实现连通,处于培育仓(6)内的所有移动平台(4)上气道相互连通形成供气道路,处于培育仓(6)内的所有移动平台(4)上的水道相互连通形成供水道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力云沈家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力云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