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时间戳的跨天文件抵达监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569892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时间戳的跨天文件抵达监控方法,涉及文件传输技术领域,包括通过接收时区标识和预期抵达时间参数,确定时区偏移量,计算监控基准时间;基于历史运行数据划分业务高峰期和常规期,确定动态等待时长;根据当前运行指标调整等待时长,生成文件抵达截止时间戳;周期性计算时间差值并触发告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精确处理跨天文件监控,提高监控准确性,减少误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文件传输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时间戳的跨天文件抵达监控方法


技术介绍

1、在当前金融、电信、能源等行业的企业级信息系统中,经常需要跨系统传输大量数据文件以支持业务运行。现有的文件抵达监控方法通常采用基于本地时间的固定时间点检查机制。这类监控系统会在预先设定的时间点检查目标文件是否已抵达,若未检测到则触发告警。然而,在实际业务运行中,特别是涉及跨时区、跨天文件传输的场景下,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2、现有监控方法缺乏对不同时区系统的有效适配能力。由于发送端和接收端系统可能位于不同时区,使用各自的本地时间,导致预期抵达时间的理解存在偏差,进而引起误报或漏报。尤其是在日期变更点附近的文件传输任务,更容易因时区差异导致监控判断错误。

3、现有监控系统普遍采用静态固定的等待时长,无法根据业务系统的实时负载状况动态调整。在业务高峰期,系统资源紧张、网络拥塞等情况下,文件传输往往需要更长时间,而固定的等待时长设置无法反映这种差异,容易产生过早告警。

4、现有监控方法缺乏对业务系统运行环境的感知能力,不能基于历史数据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时间戳的跨天文件抵达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监控业务系统的主节点接收所述时区偏移量后,向主节点注册的子节点下发世界协调时时间戳,基于所述世界协调时时间戳及所述时区偏移量计算监控基准时间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所述待监控业务系统的系统资源占用率、并发请求数、网络延迟值及丢包率作为历史运行数据;基于所述历史运行数据将每日时段划分为业务高峰期和常规期,确定不同时段的动态等待时长基准值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时间戳的跨天文件抵达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监控业务系统的主节点接收所述时区偏移量后,向主节点注册的子节点下发世界协调时时间戳,基于所述世界协调时时间戳及所述时区偏移量计算监控基准时间的步骤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集所述待监控业务系统的系统资源占用率、并发请求数、网络延迟值及丢包率作为历史运行数据;基于所述历史运行数据将每日时段划分为业务高峰期和常规期,确定不同时段的动态等待时长基准值的步骤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马尔可夫决策过程对时段边界进行优化,所述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状态转移概率基于当前状态、历史转换模式及时间关联因子计算,输出最终的业务时段划分结果的步骤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海玲高静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