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压连接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6962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线缆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线缆压连接器设备,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线缆夹持推送装置和压接装置;压接装置,包括端子机、压接上模、压接下模和料带输送机构;端子机设于机架上,端子机包括有升降机构和下模安装位;压接下模包括下模座和设置在下模座上的下切刀、铆压下模和弹性支撑件;料带输送机构设于下模座的一侧,输送机构的输送面不低于所述弹性支撑件顶部;压接上模包括上模座和设置在上模座上的上切刀、铆压上模和弹性下压件;上模座连接升降机构上切刀的下端设有通槽;线缆夹持推送装置,包括平移机构和第一线夹,平移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平移机构包括有平移座,第一线夹设于平移座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线缆加工,尤其涉及一种线缆压连接器设备


技术介绍

1、线缆、线束广泛应用在电器设备、电子通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例如,公告号为cn21847232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端子、电连接器、线束和车辆。其中,线束,包括:电连接器和电线,电线与端子电连接。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和端子。端子包括主体,主体包括插配部,插配部围成有插配腔,沿插配部的周侧腔壁s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且周侧腔壁s具有第一配合区域s5,第一配合区域s5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第二端插入插配腔内,第一端与第一配合区域s5限位配合,以使插配腔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第一端包裹于第一配合区域s5的至少部分的外侧,在插配腔的径向上第一端位于第一配合区域s5的外侧,此时,第一端可以为料尾。

2、可见,第一端与第一配合区域s5限位配合,以使第一端和第一配合区域s5在至少一个方向上保持相对静止,以有效提升插配腔的结构稳定性,减小插配腔的变形,从而在外力作用下,例如端子在安装于壳体过程中所受到的外力、或端子与连接件在插拔过程中端子受到的外力,便于使得插配腔始终保持初始形状,或即使插配腔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压连接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线缆夹持推送装置和压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缆压连接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设有安装槽,所述下切刀、所述铆压下模和所述弹性支撑件依次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底座、弹簧和支撑件,所述底座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导向槽的底端,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支撑件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的第二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缆压连接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切刀包括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所述第二切刀设于所述第一切刀的背侧;所述第一切刀靠近所述料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压连接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线缆夹持推送装置和压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缆压连接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设有安装槽,所述下切刀、所述铆压下模和所述弹性支撑件依次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底座、弹簧和支撑件,所述底座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导向槽的底端,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支撑件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的第二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线缆压连接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切刀包括第一切刀和第二切刀,所述第二切刀设于所述第一切刀的背侧;所述第一切刀靠近所述料带输送机构的一侧向上延伸有第一冲切部,所述第一冲切部与所述上切刀的侧壁形成第一切断结构,用于切断料带;所述第二切刀设有向上延伸的第二冲切部,所述第二冲切部与所述上切刀的背侧形成第二冲切结构,所述第二冲切结构用于切断连接器与所述料带连接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的线缆压连接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电动丝杆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的线缆压连接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芯线校正装置,所述芯线校正装置,包括移动机构、安装座、旋转轴、旋转驱动件和第二线夹;所述移动机构设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有移动端,所述安装座设于所述移动端,所述旋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所述旋转轴的端部设有两插孔,所述旋转驱动件连接所述旋转轴,所述第二线夹设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太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银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