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检测,具体涉及一种稻粒黑粉病菌的活性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稻粒黑粉病又叫黑粉谷、乌米谷,由黑粉病菌(tilletia horrida tak.)引起,是
2、takahashi于1896年首次提出的一种土传性真菌病害。只危害水稻谷粒,在我们的产稻区都
3、有发生,以中晚季稻发生较多。在杂交稻制种田中危害较为严重。一般病粒率10%~30%,
4、严重田块甚至高达80%,既影响杂交稻制种产量,也影响种子质量。
5、目前稻粒黑粉病的主要检测手段为形态学鉴定,对其冬孢子和不孕细胞进行观察鉴定。
6、无法判断其孢子活性。传统孢子萌发法虽然可以检测孢子活性,但需要无菌操作,且耗时
7、长,很难满足实验室和口岸快速检测要求。特别是对于大批量的在口岸被检出携带稻粒黑
8、粉病菌孢子时,快速判断其是否具有活性是保障通关的重要手段,同时对于经有效手段处
9、理后的孢子灭活效果快速评价也是保障快速通关的重要技术手段。
10、自2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粒黑粉病菌的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用碘化丙锭作为染色剂对稻粒黑粉病菌进行荧光染色后对其活性进行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粒黑粉病菌的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染色时碘化丙锭溶液中碘化丙锭的初始浓度为0.1mg/mL—10 mg/mL,染色时间为10—30min。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稻粒黑粉病菌的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染色时碘化丙锭溶液中碘化丙锭的初始浓度为0.1mg/mL,染色时间为10min。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稻粒黑粉病菌的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检测是对稻粒黑粉病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粒黑粉病菌的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用碘化丙锭作为染色剂对稻粒黑粉病菌进行荧光染色后对其活性进行检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粒黑粉病菌的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染色时碘化丙锭溶液中碘化丙锭的初始浓度为0.1mg/ml—10 mg/ml,染色时间为10—30min。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稻粒黑粉病菌的活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染色时碘化丙锭溶液中碘化丙锭的初始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瑾,王哲,袁小雅,黄迎波,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海关技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